湄潭马山镇:小小羊肚菌 玲珑致富伞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4-11-14 11:45

“我们今天下种采取的是‘沟播’的方式,这种方式适合温度偏高的天气,比如最近;如果过段时间下种,温度较低的话,就建议使用‘撒播’的方式。”

近日,初冬气温回暖,在湄潭县马山镇双龙村的羊肚菌基地里,湄潭永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华正介绍着羊肚菌的种植技术,种植户不时提问,并到棚里查看印证。

“我之前大多在外务工,或者做做茶叶生意,很不稳定。后来听说羊肚菌种植产业不错,很有潜力和市场前景,就回来跟着合作社学技术和经验。今天专门来学习怎么下种,准备先种几亩试试。”清江村向阳组种植户耿立松说。

李华于2016年成立湄潭永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从事羊肚菌产业已有8年之久。李华除了自己种植外,还培养菌种出售,多方增加收益。据李华介绍,合作社今年培养菌种量可供约1500亩土地种植,比去年多500亩;今年种植羊肚菌260亩,比去年多110亩。

“因为去年收益不错,今年就适当扩大了规模。羊肚菌种植周期很短,从种植到采摘只要两个多月,最近是下种阶段,到春节前后差不多就可以采摘了。”李华介绍。

在李华的带动下,双龙村20多户村民都加入了羊肚菌产业当中,陈佳琴便是其中之一,是该村种植大户。据陈佳琴介绍,她家去年试着种了17亩,收益确实不错,所以今年就扩大到100亩。

除了产业带动,李华的羊肚菌产业还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羊肚菌种植分4个阶段。接种阶段大约每天雇60名工人,持续半个月;培养阶段一般就是自己管理了;现在的下种阶段,每天大概要雇50名工人,持续10天左右;最后的采摘阶段,每天要雇约60人,持续一个多月。”李华说,“去年,雇佣人工工资就开支了50万左右,由于今年扩大了规模,相应的人工工资也要跟着上涨,可能要支出80万。”

冬种春收,羊肚菌种植时期恰好填补了村民们冬闲时节,他们不但参与种植,空闲时还到基地上工,在冬日里用勤劳的双手,在家门口便实现了增收,这朵小小的菌菇,堪称村民们的“致富伞”。

羊肚菌是马山镇特色产业。近年来,该镇不断通过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吸引更多乡亲回乡创业。除了大户种植,该镇今年还通过“支部+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羊肚菌种植1200余亩,预计产值2000余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逐步向好。

“我镇将持续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强’起来,着力探索产业强镇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新路径。”马山镇党委书记肖舜说。

来源:湄潭融媒    通讯员:秦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