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量 | 黄丽华:产业发展“好把式” 群众心中“贴心人”

经济广播 | 2021-06-17 21:51

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贵州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副处长变身为民和镇何坝村驻村第一书记,5月7日,她带着组织的嘱托,来到铜仁市江口县民和镇何坝村开展帮扶工作,积极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铜仁市江口县民和镇何坝村驻村第一书记 黄丽华

乡村振兴新征程,扬帆起航再出发。“来到江口县何坝村,让第一次到基层工作的我,感受到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精神面貌,来到这里能够看到,经过脱贫攻坚之后村容村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交通便利,村子干净整洁,村‘两委’班子团结,驻村工作队员认真负责,农业产业正在快速发展。”铜仁市江口县民和镇何坝村驻村第一书记黄丽华说。

一边抓产业发展,一边入户走访。驻村以来,黄丽华每天都走进田间地头,查看产业长势,并进村入户,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与村民拉家常、话发展,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为群众算收入账,帮助群众解决问题难题。同时,与村两委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重视党员发展,结合实际把党员骨干培养成后备力量,把后备力量发展成党员,把支部建在产业上,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以支部引领产业发展和为民办事服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接下来的驻村工作中,我将把何坝村当成自己的家乡,把何坝的村民当成自己的父老乡亲,做到真正驻、真情融、真心帮,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贡献自己的力量。”黄丽华说。

蹄疾步稳谋发展,乡村振兴正杨帆。近年来,铜仁市江口县何坝村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大主导产业,按照“依托大公司、瞄准大品牌、建设大项目、推进大产业”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引进国药同济堂,建设淫羊藿良种繁育、药材种植及产地初加工产业体系,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并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村集体经济以扶贫资金为股金进行入股分红,实现村民利益联结全覆盖。

铜仁市江口县民和镇何坝村支部书记王世权向记者介绍,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民和镇发挥得天独厚的土地、气候、区位和劳动力优势,积极引导何坝村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植,现在中药材面积达到330亩,经过半年的精心管护,中药材的长势、产业收益都很好,亩产达到3.5万元,销路也不愁。尤其是今年,何坝村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主要产业,逐步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努力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除了已种植葡萄468亩、罗汉果300亩、红心柚80余亩。目前,全村把淫羊藿作为主导产业,已种植淫羊藿330亩,并还在持续不断扩大淫羊藿基地规模,提升标准化、绿色化水平,着力打造“中药材之乡•淫羊藿小镇”品牌。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与驻村工作队一起,共同抓好产业发展长远之计,充分发挥贵州科学院的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增强基层‘造血功能’,形成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全产业链发展,真正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黄丽华说。

为助推实现乡村振兴,像黄丽华这样奋斗在一线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民和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卫康勇就是其中一位。她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同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扎根何坝村干实事、解难事,倾心倾力工作,带领村民大力发展淫羊藿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为全力抓好农业产业发展,江口县何坝村依托产业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淫羊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种植技术培训和田间管理,促进村民持续增收,不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民和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卫康勇说。

(通讯员:黎福慧、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