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文明体制30项改革举措获国家推广
5月28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动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州全面深化改革,全省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上下联动、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一些重点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为贵州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截至2020年底,贵州全面深化改革“八本账”2020年底应完成的3736项任务全面按时销账。
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肖章杰介绍,全省着力在解决重点难点上狠下功夫,着力抓好标志性、关键性改革突破引领,使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完善,积极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换,有力推动贵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至2020年为实体经济企业降低用电、税费、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共计3049亿元。深入推进“三大试验区”建设,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六年全国第一。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国务院办公厅调查评估报告指出“贵州省‘全省通办’已经成为全国一体化平台建设的典型标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牵头建立赤水河流域跨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全国首创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完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34项重点任务,贵州13个方面30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获国家推广。
扶贫开发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构建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全面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机制、使用方式和监管方式,深化对口帮扶、定点扶贫改革,建立防贫监测预警保障机制,落实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6个贫困县摘帽、9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贵州篇章。
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亮点纷呈。社会体制改革阔步前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成为全国最早省份之一,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逐步完善。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连续4年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文化体制改革走深走实。提前1年半在全国率先完成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建立健全文艺精品创作规划组织机制、扶持奖励机制,推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贵州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