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红色宝藏”能说话︱长征途中的“红星”闪耀
(图片来源:遵义会议纪念馆 海报制作:佘义婷)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祖籍江西瑞金,经历了近九十年的岁月风霜,“我”的容颜却未曾磨灭。无法像英勇的战士们一样亲身参与到长征的峥嵘岁月里,“我”选择成为一名时代的记录者,成为唯一宣传报道长征、记载长征的原始报刊。
“我”叫《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由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编辑出版,共发行160多期。“我”的出现是为了提高红军的政治文化素质,为实现“使红军成为铁军的任务”。
“我”也是“革命战争的一只有力的喇叭”,在瑞金出版的3年中,“我”上面不仅记载了社论、要闻、专电、前线通讯、国际时事等,还先后设有《党的生活》《列宁室》《红军生活》《红军家信》《红军纪律》和《法厅》等17个固定专栏和文艺副刊。
1933年8月至1935年1月遵义会议前的70余期,由邓小平同志担任主编。遵义会议后,改由陆定一同志负责。初期用毛边纸铅印,4开4版,不定期,发行1.73万份。
陈列在遵义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内的“我”,是长征途中在遵义出版的第十二期第三版,对遵义战役中敌军的损失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我”的左右两侧写有《遵义战斗的胜利,基本上粉碎了蒋介石的“追剿”计划!;白军动摇崩溃,我们完全有再打大胜仗的把握!》的大标题,从八个方面说明了国民党士兵的不满情绪及国民党部队的不堪一击。
遵义战役是红军长征出发以后取得的首次大捷,是遵义会议改变错误军事领导所取得的成果,在“我”的宣传助推下,在当时极大地振奋了红军的士气,坚定了红军战士们必胜的信心。
(遵义台税兵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