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博物馆“倾囊而出”,120幅明清扇面书画展来了!
两大博物馆“倾囊而出”,120幅明清书画大家的珍罕佳作带你神游画境,美哉扇哉!
3月1日至5月28日,由贵州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联手举办《片纸长天——明清扇面书画展》在贵博7号临展厅展出。在89天的展期中,观众将在“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
这是一场雅致的“豪展”
雅,因为扇面书画是古代文人藏于怀袖的实用雅物;也是身份高贵、交游广泛的象征;更是明清以来,书画家抒情记事、馈赠知己的载体和媒介。
追溯扇上作画的历史,可用“始于魏晋,兴于宋代,盛于明清”来概括。明清作为发展的巅峰时期,好作品自然不会少,所以本次展览还很“豪”。
在展出的120件扇面书画中,题材丰富,妙趣生动。90%的都是首次在贵州展出,还包括30多件印章文物,来看最大看点——
吉林省博物院珍藏:“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的《泛舟图》、“明四家”开创者沈周的《春水晚山图》、华亭画派董其昌的《溪山松涛图》、还有正统派“四王”王翚、王原祁的《茂林叠嶂图》《仿巨然山水图》。
“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泛舟图》
贵州省博物馆馆藏:文徵明侄儿文伯仁的《兰亭修褉图》、“吴门四家”仇英的《纳凉图》、海上画派奠基者任薰的《骑驴寻梅图》,“扬州八怪”郑板桥的《墨竹图》,还有“西南巨儒”莫有芝的《隶书扇面》。
清·艾畅隶书七言诗扇面
“光是沈周、文徵明、仇英、董其昌、王原祁、王翬、任薰这几位大咖的名字,就是最扎实的荐展理由。”该展策展人,贵州省博物馆陈列部叶敏告诉记者,展览从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四个板块,引导观众在了解中国扇文化历史的演变的同时,通过品读扇面书画文物,探索明清扇面书画风格的生成与画风的发展、书画表现形式的转变。
沈周、董其昌等名家扇面书画,首次亮相贵博
在89天的展期中,观众将在“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
“很多一级书画文物每亮相一次,都会送回库房休养好几年,想要再见到它们,就得看运气了。”叶敏说。
展览将展至5月28日,观众可免费观展
2023年3月1日至5月28日,不妨走进贵州省博物馆7号展厅,小中见美、近中见远、物中见情,感受雅致国风。
多彩贵州网记者 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