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健康 | 贵定:“医防融合”编织群众健康保障网
“算是捡得条命,幸亏医生发现及时,不然后面发生突发事件都不晓得怎么办。”7月初,贵定县盘江镇中心卫生院医生,上门为80岁老人李志高做术后回访,妻子何永英回想起当时的情况,难掩心中的感激之情。
图:贵定县盘江镇中心卫生院医生到李志高家开展术后回访
今年4月,李志高老两口到盘江镇中心卫生院参加老年人免费体检。然而就在他完成心电图检查时,卫生院老年人健康体检系统弹出提示信息,病人心电图异常,ST段抬高、T波改变,疑似心肌梗死,建议赶快就医。
随后,医院启动医共体急危重症救治网络体系,将李志高送到贵定县人民医院进一步治疗,医生通过桡动脉穿刺导管,成功为他实施心脏介入手术,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悲剧发生。
图:盘江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基层医院主要承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如何发挥从‘治已病‘到‘防未病’,织密群众健康防护网,医院也进行了不断探索与实践。”盘江镇卫生院院长吉文韬说。
近年来,贵定县不断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促进防治结合。2024年4月,作为贵定县医防融合试点乡镇之一,盘江镇卫生院搭建了“老年人健康体检网络系统”,运用互联网+微健康,推进一体化移动体检设备和村医入户随访智能化设备流动应用,随访和老年人体检数据实时自动更新上传,打通信息壁垒,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全方位预防监测影响群众危险健康因素。
盘江镇中心卫生院公卫科赵永华说,以前公共卫生和临床是分开管理,独立运行工作,现在通过管理、服务、信息等融合共享,形成了诊前筛查、诊中随访、诊后一体化服务管理模式,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图:昌明镇中心卫生院医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防融合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群众少生病、防大病、早治病、合理选择地方看病发挥重要作用。贵定县还利用家庭医生签约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组建县乡村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慢性病患者或者行动不便、年老体弱者提供送医送药上门服务,将健康服务重心由后端的医疗向前端的预防转移,努力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要听医生话,血压持续升高容易诱发脑出血、脑梗塞。”在昌明镇九百户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医组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上门为67岁的陈国昌提供健康指导和随访。
昌明镇九百户村村医罗廷康说,全村总人口近4000人,目前已签约1753人。服务团队按照应签尽签,不漏重点人群、重点病种进行签约服务原则,将预防关口前移,守护好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门。
为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实现未病能防、小病能治、大病能转、慢病能管。贵定县昌明镇中心卫生院结合临床科室及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科室,以老年人、孕产妇糖尿病、结核病等重点人群及就诊患者为抓手,组建6支医防融合家庭医生团队,增加服务供给,丰富服务内涵。
同时,医院在各村居设置4个医防融合家医服务站,在医院大厅设立医防融合家医助理工作站,以打造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模式,解决群众少跑路问题,全面提升了医院服务质量。
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昌明经济开发区,汇集了多家大型知名企业,卫生院针对务工人员多,流动人口大的特点,建立了医疗卫生团队服务园区企业工作机制,组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定期上门为务工人员开展健康服务,职业病防治指导和诊疗等。
图:昌明镇中心卫生院医防融合家庭医生助理工作站
贵定县昌明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梁成超说,通过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模式,按照不同科室,分片区干,具体责任到头机制,提高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能力。同时,医院采用临床健康教育、健康处方等,将预防和健康促进贯穿于临床诊疗全过程,在保证有效履约基础上逐步扩大服务覆盖面,让更多群众受益。
医防融合即“治病”与“防病”相结合,通过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协同供给,强化预防为主,通过服务关口前移。贵定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县疾控局局长黄林妹说,下一步,贵定县将积极在防病与治病上找结合、求突破,打通基层医院医疗、慢病管理、康复为一体的服务链条,精准发力,协同共进,编织群众健康保障网。
供稿:贵州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 任洪召 余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