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音袅袅 诗话元宵 传统古筝艺术人文历史启蒙活动在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举办

贵州广播电视台 | 2024-02-26 17:08

2月23日,“同心相依 凝心筑梦”系列活动第三期传统古筝艺术人文历史启蒙在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二楼展厅举行。

金龙腾飞庆新春,筝音袅绕闹元宵。伴随古筝的悦耳之声,活动首先沿着古筝艺术的源流脉络讲述了古筝乐器和技法的演变发展,感受千年流转中民族乐器的薪火相传,代代相守。

琵琶为何横弹?何为煎茶法?唐代妇女最爱什么妆容?以提问抢答的方式,大家兴趣盎然地解读《唐人宫乐图》中所传递的中华传统乐器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等等,还有年长观众专门为大家讲述了“曲水流觞”的传统习俗。畅谈间,仿佛一眼千年,梦回大唐,感受雍容华贵的胜唐气象。

藏品赏析环节讲述了馆藏芦笙乐器的前世今生,介绍芦笙节欢歌起舞背后的民族传承与文化内涵,引导大家加深对传统民族乐器的了解和认识。

互动环节一开始,就有外省游客抢先报名体验奇妙的古筝技艺。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也纷纷排队跃跃欲试。妙音古韵,轻抚之,音色灵动清婉,感受传统艺术的滋养直达心灵。

名曲赏析环节,明快清澈的古筝弦乐响彻场馆,铮铮音色如行云流水般拨动观众的心弦。一曲《闹元宵》实在应景,现场演奏更是衬托出了传统佳节喜庆的年味。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伴随着经典唐诗《春江花月夜》的现场朗诵,大家仿佛回归千年前那一江春水边,与先贤共赏一轮明月,感悟这一千年之问。最后的“诗话元宵“环节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元夕》《江雪》《将进酒》《咏鹅》……名篇金句,或优美或洒脱。不论是小观众稚嫩纯净的童声,还是大观众抑扬顿挫的倾情投入,满满的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现场热烈的气氛也引来了到馆游客驻足观赏,还有游客小朋友加入背诵活动斩获小奖品,为自己的贵州之旅赢得了一份意外惊喜。

尽管气温骤降天气寒冷,但是活动现场热情高涨,乐音环绕下大家沉醉在传统文化的美妙之中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这场活动为龙年新春增添了别样的美感,是一次生动的传统文化启蒙,更是一份对家国祥和下美好时代的感悟。

来源: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张 睿  陈佳欣  陈 梅  姜 璐  范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