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线花果园东站地下商业新动态,地下商业体如何破局?
3号线花果园东站地下商业,或由中国供销集团打造。
据贵阳地铁官微消息,7月7日,中国供销集团相关领导到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花果园东站调研地下物业空间项目规划情况。并表示该站区域优势明显,希望与贵阳市交通运营集团共同推动城市地下空间与市场融合发展,助推贵阳贵安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花果园东站的土建工作,隶属于中铁八局集团贵阳轨道交通三号线土建8标。该标段项目经理艾江临表示,一般的车站的只有地下两层,地下一层用于购票、安检,负二层用于乘车,而花果园东站则分为三层,负一层是商业中心。
早在去年,据贵阳晚报相关报道,花果园东站已经完成了围护桩施工的99%以上,相邻的松花路站围护桩施工也已完成86%左右,两站在地下负一层连通,将建成一座面积近2万方的商业中心。据了解,花果园东站地下物业空间建筑总面积为31359平方米,其中商业区面积为18968平方米,疏散及设备管理区面积为12391平方米,将在物业空间周边共规划4个下沉式广场,分别与物业空间出入口相连,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随着贵阳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完善,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8年12月1日,贵阳地铁1号线全线开通运营,不仅为贵阳注入新的交通活力,更标志着贵州省正式进入城市轨道交通"新时代"。贵阳公共交通投资运营集团建设分公司总工程师王均表示,到2023年,贵阳将修建完成3号线,S1号线一期也即将完成。地下交通+空间的发展,为打造TOD地下商业发展契机。
那么你知道贵阳有哪些地下商业街吗?
1."星悦茂"主题商业街区
2022年4月29日,贵阳"星悦茂"商业街区正式开业。贵阳市延安中路地铁2号线喷水池站的"星悦茂"主题商业街区,是由中国供销集团旗下的北京新合作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该项目也是新合作商业发展公司旗下首个与轨道交通接驳融合的大型商业项目。
星悦茂项目位于贵阳市延安西路喷水池核心商圈,总长约600米,定位快时尚主题商业,街区分为A区星悦时尚、B区星悦百汇、C区星悦食代、D区星悦站台四大主题街区。入驻商家包括肯德基、名创优品、荣耀、生活无忧、WOW COLOUR、九机、意思生活、佳联家、玩去、七色纺、回力、书亦烧仙草、蜜雪冰城、益禾堂等全国知名连锁商家。贵阳星悦茂的开业,不仅为贵阳人提供新的优质生活配套和体验服务,还对未来贵阳地铁TOD项目规划打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COCO新天地"主题商业街区
2018年12月22日,贵阳中山西路地铁站"COCO新天地"正式揭幕,面积达13000平方米。其街区内长达60米的巨型特效天幕,营造出烟花、雪花等效果,成为地铁站内一道独特的景观。据贵阳晚报了解,COCO新天地是贵州结庐商业管理公司在中山西路地铁站打造的网红综合体,涵盖贵阳、成都、重庆的风味小吃,也兼顾日韩、欧美的特色餐饮。该商业街区不仅是"贵阳地铁商业第一街",在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经营年会上,还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资源经营专业委员会命名为"城轨交通商业特色街(区)"。
2019年8月16日,贵阳北京路地铁站"COCO新天地"正式揭幕,建筑面积约2100多平方米。与中山西路地铁站商圈不同的是,北京路站集魔幻灯光秀、高科技互动设备为一体,打造新型潮流地铁文化聚集地,是继中山西路地铁站"COCO新天地"之后的第二个地铁文化网红新地标。
再来看看省外的地下商业。广州时尚天河,商业体量 22万平方米,身处广州最繁华的天河商圈。时尚天河以"时尚、年轻"为标签,与周边太古汇、天河城等七大中高端地上商场形成鲜明的差异化定位,主打 15~35岁年轻消费群体。该项目直连3条地铁线,地上商业旺盛、受交通枢纽辐射的地下项目人流量大。据了解,2019年客流超5000万人次,日均13.7万人次。2021年,运营超3000间店铺,其中超1400个品牌租户,店铺租金约350-850元/平方米/月。
保利投顾研究院相关文章指出,相比地上商业,地下商业存在其独有的难点:地下空间狭小、昏暗、空气不流通,导致人们对地下商业天然接受度较差;因地下空间密闭,发生火灾等紧急事件时比地上空间更难疏散;商业环境不如地上通透明亮,知名品牌不愿进驻,导致地下商业整体档次低,给客户留下低端印象。
面对地下商业"难点多"的现状,3号线花果园东站地下商业能否成功破局,成为下一个"贵阳名片"?
借鉴省内省外优秀地下商业案例,小编这里整理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关于地下商业体如何破局的建议:
一是合理的定位和业态布局。首先差异化定位,找准客群。错位竞争是地下商业突围的第一步。贵阳北京路地铁站COCO新天地主打新型潮流文化,贵阳星悦茂定位快时尚主题商业,广州时尚天河以"时尚、年轻"为标签,这些地下商业街均通过错位竞争与地面商业形成差异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圈的空白。其次,根据客户需求,找到对应业态。最后,以目的消费店为端点,简洁动线引人流。仅依靠交通枢纽的牵引,容易导致人流热度冷热不均,合理的业态布局可引导人流,最大化利用地下商业空间。
二是舒适的空间和动线打造。第一步借下沉广场模糊边界,破除压抑感。根据地下商业出入口打造经验值,地面与地下的斜率小于 30°或打造下沉式广场,可以减少地下封闭感。第二步与自然交互,设置街景小品。除打造下沉式广场外,通过设置天窗,吸纳更多自然采光;多用绿植、水流等小品布置,与自然产生交互感,也是提高地下商场舒适度的方法。
三是特色的主题和活动吸引。首先,契合年轻消费群体,以时尚主题包装,赋予街区更高的可逛性。针对年轻群体追求新鲜感的特点,地下商业还需要与时俱进地根据客户偏好更新业态。同时,需要持续运营活动,吸引人流到访、消费,持续增加街区的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