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建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推进乡村振兴

贵州新闻联播 | 2021-05-30 06:58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是国家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倡导各地建设的农业产业园区。自2017年申报获批首批园区以来,我省持续加大投入建设力度,引导园区高质量发展,让园区在培育主导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发挥引领作用。

这段时间正是薏仁米播种的最佳时机。今年,兴仁市巴铃镇薏仁米标准种植示范基地,除了采取传统的籽播方式播种,还培育了10万多株薏仁米幼苗,尝试育苗移栽。

兴仁市薏仁米产业有限公司种植技术员黄廷文

兴仁市薏仁米产业有限公司种植技术员黄廷文告诉记者,育苗来做一下示范。育苗栽种产量要增产20%到30%,管理方面比较精细。

今年,兴仁市将种植薏仁米35万亩,面积约占全国种植的30%以上。依托薏仁米这一主导产业,兴仁市在2017年获批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兴仁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杨连坤

兴仁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杨连坤介绍,兴仁的薏仁米种植现在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他们正在引进企业进入种植基地。

延长产业链,是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重要形式之一。薏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兴仁市从台湾引进的一家薏仁米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目前该公司已开发出洗面乳、手工香皂、面膜等多种薏仁米产品。

贵州薏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代照艳

该公司的销售经理代照艳告诉记者,政府出台了房租减免、税收优惠、研发创新系列措施,支持公司将薏仁米产品做精、做细。目前他们已实现从研发到精深加工产业链式发展。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兴仁市已培育起500多家薏仁米精深加工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13家。全市薏仁米年加工能力超过50万吨,实现综合年产值50多亿元。

兴仁市还以薏仁文化为主题,结合山地旅游资源,在示范园内打造出了薏品田园小镇、鲤鱼坝、东湖公园等旅游景点,实现城镇建设、旅游、康养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兴仁市政协副主席、兴仁市薏仁米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邱锦林

兴仁市政协副主席、兴仁市薏仁米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邱锦林告诉记者,产业融合发展,使兴仁薏仁米品牌在国内和国际得到了提升。依托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把薏仁米产业在乡村振兴当中起到支撑作用。

自2017年国家发改委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以来,我省加大统筹和政策支持力度,申获了兴仁、龙里、江口等7个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安龙、石阡、榕江等5个示范园也成功入选第三批创建名单。通过示范园建设,各地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优势地位明显提升。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处处长姚华凌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处处长姚华凌介绍,通过示范园创建,贵州省在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壮大、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创业创新、产业主体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下一步,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入园企业,优先支持申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企业债,给予用地支持,完善冷链物流、水电等公共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