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观展丨剪纸、“兔想家”、大足石刻、蜡染展——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一次艺术的遇见
一种别致的过年体验
一场不能错过的展览
2023年春节
贵州广播电视台音乐事业部
特别策划
辞旧迎新,沉浸式观展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春节期间开放区域
一楼A区展厅:《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B区展厅:《兔想家》
二楼、三楼展厅:《记忆与传承——贵州世居民族历史文化展》
四楼展厅:《纸艺生春——安徽·贵州剪刻纸艺术联展》
五楼:贵州民族图书馆阅览室 六楼:染蓝于布 悟美于心——阳光小学师生扎染、蜡染作品展
纸艺生春——安徽·贵州剪刻纸艺术联展
“纸艺生春——安徽·贵州剪刻纸艺术联展”是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与阜阳市博物馆联合推出的一场剪纸艺术展览。展览于2022年12月22日——2023年2月19日在贵州省民族博物馆4楼展厅展出。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纸艺生春——安徽·贵州剪刻纸艺术联展”汇聚了安徽省阜阳市剪纸大师程建礼和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张著权的剪纸刻纸作品一百五十余幅,题材丰富,内容广泛,特色鲜明、风格各异,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程建礼剪纸作品
程建礼剪纸作品
张著权剪纸作品
“纸艺生春——安徽·贵州剪刻纸艺术联展”旨在兔年新春佳节,用带着美好吉祥寓意的程建礼大师剪纸作品,以及处处添“喜”的张著权刻纸作品,向观众们传递新年的祝福与祈望。届时,欢迎大家走进展厅,探访剪纸艺术空间,观赏安徽与贵州剪刻纸作品对美好生活寄望的诠释,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迎春过年,来看“兔想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象征着长寿,亦被视为吉祥瑞兽。“金乌西坠,玉兔东升”,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景向往。值此癸卯兔年到来之际,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于1月14日至2月16日在1楼B区展厅特别推出“兔想家——许峰作品展”,邀您观展迎春,共度佳节。
艺术家许峰1980年生于贵州江口,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居北京,“兔想想”童话世界创造者,“明兔”助学计划发起人,作品以新国潮的风格,创作出温暖活泼的兔子形象被大众广泛认知,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获奖,作品涉及绘画、雕塑、装置等不同领域。
本次特展将展出许峰先生以兔为主题创作的布面油画、纸本水墨等作品共计52件。艺术家以兔喻人,用独特艺术语言,勾勒绘制出兔子形象,除了兔子本身的可爱柔美、温顺乖巧气质之外,以一种自我凝视和恬淡写意的视角,注目万物众生,以此来探讨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世界的互动关系。正如许峰所说:人生忙忙碌碌,希望人们看我画的时候,能够看见自己。兔年之际,绘兔抒情,艺术家笔下可人的兔子同时也承载了常年在外漂泊的游子无尽的思乡之情。
虎越雄关,遇兔呈祥。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兔想家——许峰作品展”作为迎春特展,欢迎广大观众莅临参观,也借此展览祝福全国人民新春快乐,阖家团圆!
《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
公元3世纪左右,源自古印度的石窟艺术,翻越苍山大漠,沿着商旅古道,经西域传入中国,来到重庆深山之中。雕刻家们以其兼收并蓄、吐故纳新的胸襟,挥锤凿石,书写了中国石窟史上的惊世杰作——大足石刻。
根植于巴蜀文化沃土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合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穷工极变,以其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承载了一个变迁时代独特的精神内涵,成为极具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
1999年,大足石刻更以“无与伦比的天才的艺术杰作”等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三项标准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就了人类石窟艺术史上的丰碑。
由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大足石刻研究院主办,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暨非遗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目前展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一楼A区展厅!诚邀您一起感受时光荏苒为我们留下的这些吉光片羽。
香炉
明成化七年(1471年)
高145、宽125、厚125厘米
原位于宝顶山小佛湾石窟。香炉镂空雕刻而成,刻龙纹、云纹、花卉、双狮戏球等图案,原置于寺院。香炉刻工精湛,匠心别致,在大足境内已发现的香炉中,其雕刻技艺最为杰出,是明代香炉的代表作品。
染蓝于布 悟美于心
——阳光小学师生扎染、蜡染作品展
有这样一抹“蓝”,在中国西南许多民族中传承了千年之久,“她”蕴涵着劳动人民对美的独特追求。生活在贵州黔西南州这片土地上的布依族、苗族同胞,她们在大山里“采色”、在溪水里“画作”,成为了这份蓝色之美的创造者。
黔西南州兴义市阳光小学的师生们怀着对这份“美”的崇敬,向非遗传承人的潜心讨教,通过手把手师生相授的方式,创作出一批批精美的扎染、蜡染艺术品。通过让美术美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更积极的传播民族文化和染缬染艺术的深厚底蕴。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展示扎染、蜡染这两门独特的“非遗技艺”,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与黔西南州兴义市阳光小学共同合作,举办“染蓝于布 悟美于心——阳光小学师生扎染、蜡染作品展”,让观众更好地走近染缬的世界,更好的体验非遗技艺的风采。
展览目前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6楼C区展厅开展,展出内容集结了来自阳光小学师生们创作的扎染、蜡染作品50余件,涵盖了服装、染布画、玩偶、家居用品等多种类别,展期为一个月,欢迎观众们前来参观。
(本文内容来源:贵州省民族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