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路”发展丨长顺走好“公路+农业”路子,助推农业发展“上高速”!
长顺县广顺镇马路村今年种植茭白38亩,目前,已进入采收阶段。在采收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整理茭白称重装袋,等待着发往贵阳石板物流园、扎佐物流园。
“外面市场我们有定点的,常州、扬州、上海、福建、浙江都是由我们自己直接调度车发过去。去年最多的时候发20几车。目前交通很方便,不管去那里都是高速公路,像以前会堵车。”贵州省唯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张有兴说。
“十三五”时期,长顺大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道和城镇快速干道为支撑、县乡公路为脉络、村组硬化路为毛细血管的“内优外快”交通网络,实现了与贵阳(贵安)的互联互通。同时,长顺地处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又处于“贵阳四环”城市经济圈,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顺镇核子村是长顺最大的茭白种植基地,全村共种植了2000多亩茭白,400农户依靠着茭白产业走上了致富路。陈青海是核子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年就大胆拿出稻田,改种茭白,在全村来说,放弃传统农业无疑是一种自断“口粮”的行为,加上交通的局限性,更是成为了发展的瓶颈。
茭白种植大户陈青海说:“所有农户都没有接触过茭白这个产业,没有稳打稳赚的行业,他们有点不太敢尝试,因为茭白在我们这个地方属于一个新型的农业产业,技术方面又不懂,根本就不知道茭白要怎么种。”
如何种好茭白?陈青海自己多次外出到浙江学习考察种植技术,也邀请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第一年就挣到了“第一桶金”17万元。
如今,随着花安高速建成通车和通村通组路路面改造完成。今年,他又扩大了种植面积,看着长势良好的茭白,陈青海充满了信心。
“把技术学到手了,各方面的环节只要跟得上,茭白肯定能赚钱,就像今年茭白长成这个样子,我们农户看了真的都比较高兴。”种植大户陈青海说,现在大路修好了,一路畅通到目的地,凯佐就有一个高速互通广顺东,我们的茭白要发出去,在凯佐就可以上高速了。
去年,广顺镇核子村通过“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共种植茭白1880亩,涉及土地入股及参与种植农户481户,实现茭白总产量490.76万斤,总产值1668.57万元,按利益联结“322111”分红模式,合作社收入分红达95.4673万元。
核子车经过大约20分钟车程,就是广顺镇贵阳市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离基地不远的地方,是江楠蔬菜基地。通过贵阳市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江楠蔬菜基地等坝区联合形成品牌效应,直接销往贵阳等地的各大生鲜超市、学校、医院,产品根本不愁销,2020年实现产值1000万元。
千年大计,交通先行。坐落在惠兴高速长顺东收费站一旁的长顺县顺智绿壳蛋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绿壳蛋鸡产业发展的国有控股企业,拥有7个养殖场,存栏蛋鸡87468羽。目前,公司线上线下分开销售,并与物流公司签订运输协议,同时在贵阳、都匀等地通过小区业主代理分销模式进行产品推广,开创了一个以长顺绿壳蛋鸡特色产业为主的社区团购板块,依托国有林场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绿壳蛋鸡生态散养农旅结合示范基地,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功能。
长顺县顺智绿壳蛋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陈巧说:“我们与顺丰物流合作,每天线上基本上能达到3万枚左右,顺风车直接抵达公司装货上高速发往全国各地,实现了快速接单,快速出货。我们现在线下的成交量也非常高,每天基本上能送出5万枚。对于我们来说,交通快捷便利,‘黔货出山’不再是问题。”
随着“强省会”战略的实施,贵阳将需要更多能够与都市需求相匹配的农业形态。而处于贵阳四环都市圈重要节点的长顺,与贵阳在物流、人流的往来变得更加便利,联结变得更加紧密,畅通的交通网络,为长顺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快车道”。
记者 蒯华扬 田华华 罗思黎
编辑 班晓静
编审 陈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