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昭:不拿枪的战斗英雄

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 | 2023-01-18 09:50

周中昭,1923年出生,浙江定海县芦蒲乡观碶头村(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港街道红旗村)人。受哥哥周山的影响,于1938年12月奔赴皖南,在新四军军部秘书处担任机要员,194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皖南事变后,周中昭先后到新四军一师、苏中军区司令部从事机要密码工作。1944年任苏浙军区情报分队副队长,因在天目山战役及开辟新区的情报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评为苏浙军区直属队模范工作者。

1945年10月、11月,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先后成立。周中昭在新组建的华中军区司令部情报处(代号四中队)工作,是其中骨干之一。

1946年7月,根据“四中队”获得的可靠情报,粟裕决定率先发起苏中战役。在宣泰战斗中,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八十三师两个团另两个营,首创歼灭美械装备的蒋介石嫡系部队的纪录。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四中队”采用多种手段,接连破译敌人的作战部署等重要情报,使得华中野战军取得“七战七捷”的骄人战绩。战役结束后,华中野战军参谋长刘先胜对“四中队”说:“502首长(粟裕司令员代号)对你们的工作是很满意的。七战你们都有贡献,是无名英雄。”作为“四中队”的业务骨干,周中昭在破译敌码方面功不可没,获得了华中野战军首长特别给予的立功奖励。

1946年9月,周中昭随部队撤到山东解放区,仍从事机要情报工作。

1947年3月,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在此期间,情报处异常忙碌,周中昭连续苦战,没睡过一个安稳觉。5月11日晚,周中昭通过电台获取了汤恩伯发的军事部署电,并及时破译出来。华东野战军首长当机立断,重新调整部署,最终取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一举全歼国民党五大王牌主力之一的张灵甫整编第七十四师。为此,周中昭得到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两位首长的手令嘉奖,荣立大功一次。

“四中队”队长兼政委朱诚基后来在回忆文章里也提到此事:“孟良崮战役结束后,我向粟、谭首长汇报工作中讲到周中昭同志在战争中成绩突出,在孟良崮战役中又发挥了重要作用时,首长当场决定给周中昭同志记一等功。这是对他个人的嘉奖,也是对全体同志的鼓励与教育。”

1970年,周中昭调任安徽省军区徽州军分区副司令员。1978年9月12日,因劳累过度,心脏病猝发逝世,时年55岁,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周中昭长期从事机要情报工作,多次组织并身体力行完成诸多重大军事战役、战斗行动的情报保障任务,是机要情报战线的杰出代表,是不拿枪的战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