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都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走热 海峡两岸青年共探千年水族文化魅力

2025-08-28 11:00

近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自治县凭借独特的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课程,吸引来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台湾地区的59人交流团。他们走进贵州水族文化博物馆、凤之羽非遗体验中心、马尾绣传承保护中心,通过参观展览、亲手制作马尾绣、书写水书等方式,沉浸式感受水族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指导下,台湾青年们一针一线绣出精美的马尾绣图案,惊叹于水书作为“世界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的奥秘。 

台湾青年高毓杰告诉记者,在写完水书后,感觉跟小时候学到的汉字楷书有很大不同,“它的读音、读义,每个字的多义让我觉得中华文化是很值得被保存延续的。”

近年来,三都自治县深入挖掘水族马尾绣、水书习俗、剪纸艺术、端节赛马等非遗资源,打造集文化传承、技艺学习与实践体验于一体的研学平台。非遗体验中心、中国西部赛马城、骑师学校等机构相继落成,形成“文化+旅游+教育”的复合型研学模式。据统计,2025年初以来,三都自治县已累计接待学员2.67万人次。

  “以前只知道贵州有少数民族,但是对于到底每个民族有什么样的内容我是一知半解的,很荣幸有这次机会可以实地来做一个参访,可以更真切的不同文化的特点跟特色。”台湾青年邝子渊表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活动的火热,不仅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更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研学活动已拉动综合消费133.5万元,涵盖住宿、餐饮、手工艺品销售等多个领域。三都自治县通过“非遗+旅游”模式,既为游客提供了深度文化体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来源三都融媒 周忠能 余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