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制造丨从卖荒料到卖精品 安龙木纹石年产值2.5亿元 远销20多国
黔西南州安龙县盛产木纹石,已探明储量超过1亿立方米,占世界白木纹、灰木纹储量的80%以上。从卖“毛石”到产“精品”,当地着力“富矿精开”,引导企业技改扩能,延伸产业链,让石材的“颜值”和产值实现同步跃升。

在安龙石材产业园,一块块木纹石荒料从矿山开采出来运送到这里,加工成不同规格的石材产品。贵州木纹石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正加紧生产供应给写字楼和酒店的成品板材订单。

贵州木纹石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主任陈凇说,公司根据客户的图纸进行精深加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目前,客户群体来源于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

在园区内的贵州玉林石材有限公司,数控雕刻机飞速作业。原本不起眼的石材荒料,在经过切割、雕刻、打磨等工序后,化身为精美的板材和热门文创工艺品,销往全球市场。

贵州玉林石材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王应虎表示,公司以前是开矿山、卖荒料,后来建了加工厂,通过技改扩能,形成了精深加工的能力,产品附加值提升了3倍以上,现在公司都是满负荷生产。

在“中国木纹石之乡”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安龙已形成从矿山开采到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全县木纹石加工企业达12家,开发出规格板、文化石、马赛克等10多种石材产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当地企业还不断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安龙玉采石材有限公司新引进的大型线锯采用金刚石涂层钢丝绳高速切割技术,能让石材切割更高效环保。公司销售经理林杰介绍,时间比较快,比较工整,每块石头切出来多10几个平方米可加工面积。大板切出来之后,发往全国各地,有广东、福建、江苏、河北,还有重庆、成都等地。

数据显示,安龙县石材产业年均产值约2.5亿元,工业增加值约9930万元,带动就业近1500人,产品外贸出口额连续三年保持15%以上增长。今年七月,安龙县获评“全国石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称号。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工业和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王美娥表示,安龙县的产品远销北美洲、大洋洲、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大理石产销量的2%,是我国出口量最大的石材单品。安龙县将用足用好石材资源,引导企业延伸石材产业链,加强石材产品研发投入,打造更多种类产品,推动企业提质增效。
安龙融媒 岑权 辛佳莉 潘文贵 王贞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