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 贵阳市持续开展垃圾分类 “进校园”活动
为打好生活垃圾分类“百日攻坚”战 ,11月21日,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为契机,由执法三大队牵头邀请贵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高正丽老师到贵阳一中开展垃圾分类专题讲座,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共对4000余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
讲座从“为什么要开展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标准、我们应该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精彩的讲解,阐明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支队执法人员现场就《贵阳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普法宣传。
根据《条例》,学校应当履行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职责,落实规范设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明确管理岗位责任、分类收集分类储存生活垃圾等各项措施,引导学生积极践行垃圾分类,严格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四种类型进行垃圾分类,做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投放、分类储存、分类运输、分类处置。
通过此次活动,学校师生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表示将从四个方面抓好垃圾分类工作。一是加强师生宣传教育。以垃圾分类为主题,利用学校宣传展板、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开展绘画、演讲、知识竞答等活动,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校园新风尚。二是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中纸张双面书写、双面打印;减少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尽量利用互联网进行无纸化办公。在外就餐适量点餐,合理搭配,剩菜打包带走;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和纸巾;购物时自备购物袋等。三是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在办公区域按照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的标识投放垃圾;在家中将生活垃圾按照要求分类分装、投放,养成良好的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四是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不定期对在校师生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对垃圾分类对不按要求分类的行为进行曝光,以检查的方式促进师生垃圾分类习惯养成。
下一步,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还将继续加强与全市各类学校的联系和沟通,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有效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效果,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的文明习惯。
(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