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国家档案馆长啥样?江苏南京玄武湖景区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开馆
明代的南京玄武湖,是明王朝政府国家级档案黄册的存放地,时称“后湖黄册库”。经过两年多精心建设,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于2022年元旦正式开馆。该展馆位于江苏南京玄武湖梁洲,展览以大量史料为基础,共计161幅展示版面,展示内容包括天下禁地、湖祭文化、黄册来演、册库经费、册库防卫、册库逸闻、黄册制度等,市民游客还可以看到黄册库砖、黄册复制件等珍贵的实物展品,以及“镇馆之宝”后湖界石。

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 邵丹 摄
黄册是明代社会经济制度下的一种产物,是明政权用来管理户口和征调赋役的一种依据。明初黄册制度在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国家政权、发展社会经济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后湖黄册库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档案馆库之一,共历时260多年,贮藏黄册170多万册,每一人的生老病死,每一项赋税情况,每一间房产变动,每一块土地买卖,甚至每一头耕牛的交易变动都记录在册。

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位于玄武湖梁洲。南京玄武湖景区供图
据介绍,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总建筑面积约770平方米,开放时间为9:00—16:30。展馆分后湖黄册库和黄册历史文化两个展厅,通过图文、视频、实物、实景展示相结合,立体展现出明朝国家档案馆——明后湖黄册库这一中国档案史上的奇迹。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开放后将成为展示明代黄册库文化、明代南京文化乃至明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分后湖黄册库和黄册历史文化两个展厅。南京玄武湖景区供图
除传统的图文展示外,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通过实景打造还原了明后湖黄册库的一间标准库房,力求给市民游客以真实的游览体验,感受几百年前明代黄册库的历史原貌;同时通过视频展览的形式形象展示了大明王朝的兴衰历史、湖祭文化以及黄册文化,通过沙盘的形式直观展示了明后湖黄册库的地理区位与布局,有效增加了互动性和趣味性。

实景还原的标准库房 邵丹 摄
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内珍贵的实物展品有须弥座、后湖界石、黄册库砖、黄册复制件等,其中后湖界石可谓“镇馆之宝”。此界石高143厘米,宽48厘米,厚15厘米,重200多公斤,石材取自江宁阳山,是至今发现的唯一一块明黄册库界碑。经专家考证,碑上字体为赵孟頫体,采用双钩线刻,为便于辨识,原碑线条描红。由于该碑曾被当作磨刀石,因此右上角原有字体模糊不清。明朝时期,黄册库东、北两面因无城墙作“围墙”而成为防护重点区域。为加强管理,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设立36块界石。明朝灭亡后,这块界石被当地人用作水沟搭板而得以幸存。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搭板松动后维修过程中此界碑被发现,后几经辗转,被部队油库(神策门)保存,1984年移交公园。
本次展览的黄册复制件也是非常珍贵的展品,原本为安徽省博物馆藏,属万历徽州府休宁县二十七都五图黄册底籍。
为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展馆还配套建设了“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增设文创销售、茶饮服务及公共阅读空间,打造集文化、生活、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空间。(记者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