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山泉水,住小别墅的鸡……究竟是什么味道?

2020-09-13 15:24

 

咯咯咯,咯咯咯……

9月12日,“未摘帽贫困县脱贫攻坚”采访团的记者们来到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新民村。刚下车,不远处时而飘来的阵阵“咯咯”的鸡鸣声,但一直是只见其声,未见其鸡。

寻着音乐而去,记者看到,养殖基地一栋栋“别墅”显得格外醒目,再仔细一看,“土鸡”悠闲地散着步,养殖工人拿着收获满满的托盘穿梭在养鸡棚之间。 

在这里,“走地鸡”散落在林地间,青山绿水的环境成了它们的成长乐园,山地、森林成了它们的运动场。真是应了那句“饿了吃虫草药、渴了饮山泉水”的经典广告语。

昂首挺胸、姿态威武,打鸣声此起彼伏。紫云县新民村的林下生态蛋鸡养殖基地负责人陈洪自信地告诉记者:“我们养的这些鸡,喝山泉水,每天都在山野田间运动,和市面上的‘憨包鸡’不同,走地鸡肉质鲜美、紧实,具有绿色、健康、营养、美味的特点。”

“养殖项目去年开始开工建设,项目共投入资金1217万元,建成300㎡脱温鸡养殖大棚6个,林下生态放养鸡舍312个。”陈洪告诉记者,饲养的鸡主要是铁脚麻鸡(本地土鸡),目前已注册紫玉蛋和紫香鸡商标,产品主要采取订单形式销往上海、青岛、江苏等地。

养殖基地的鸡蛋

养殖基地的鸡蛋

目前养殖基地采取养殖方式产蛋和宰杀相结合,采购小鸡进场后饲养120天左右开始产蛋,200天每只鸡平均产蛋60枚,产蛋200天后宰杀销售。

按白条鸡均价80元/只,蛋1元/枚测算,每只鸡产值140元,扣除各项成本112元,一个周期每只鸡利润28元。一个周期出栏白条鸡4.91万羽,产蛋290万枚,产值682.8万元,利润可达137万元。村合作社占股60%,获利82.2万元,其中70%用于380户贫困户分红,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

养殖基地负责人陈洪正在给记者介绍养殖场的基本情况

据陈洪介绍,项目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军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市场销售,新民村合作社负责土地流转、组织群众务工。目前已经解决稳定就业岗位50个,其中贫困群众10人,项目覆盖松山街道建档立卡贫困户380户1292人。

“现在年纪大了,不想出去打工,在这里干每个月能有2000多块钱的收入,有时候忙起来加个班,还有加班费。”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新民村56岁的廖香妹告诉记者:“给鸡喂食、清理鸡舍、捡拾鸡蛋是每天的日常,工作比较轻松,目前管理着13个鸡棚。”

马正兰

村民马正兰正拿着装满鸡蛋的托盘,她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现在生活好多了,在这里包吃包住,我们只管养好鸡、捡好蛋,绿色的健康食品,根本都不愁卖。” 

记者手记:

俗话说,好酒不怕巷子深。大山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可以滋养出很多优质产业。只要肯挖掘当地的有利条件,坚持以产品品质为发展核心,就能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真正实现增收致富。

我们也相信,在很多个像马正兰和廖香妹一样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开拓奋进的普通人的奋斗下,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的产业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兴旺,生活也一定会越过越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