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健之声|黔南:改革赋能擦亮健康黔南底色

大健康事业部 | 2024-08-01 14:45

近年来,黔南州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重要位置,立足黔南实际,聚焦民生关切,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求创新,改革赋能擦亮健康黔南底色,在真抓实干中交出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黔南答卷,奋力书写黔南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以高位推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引擎,整体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成功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合作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探索实施“1147”管理模式;新增获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9个;黔南州人民医院在高质量评价中排名全省“三甲”医院第6名;黔南州中医医院顺利通过“三甲”复审;全州县域医疗次中心实现全覆盖;成功与广东省中医院省部共建中医湿症国家重点实验室黔南工作站。全州7家县级综合医院达到国家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28家医疗机构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总部认证并授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于林院长在黔南州中医医院“于林名中医工作室”开展工作

以深入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动能,全面发力医共体建设。在全州各县市按“一城一妇女儿童医院”改革思路打造妇幼“一站式”服务体系,黔南州妇女儿童医院已完成一阶段100张床位改造,长顺县已完成建设任务,三都县已完成人员融合,其余10个县(市)均已挂牌推进。探索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实行共建健康管理站、老年病慢病专家门诊、优质中医馆“三个共建”和依托社区嵌入式机构提供助餐、助浴、助洁、日间托管“三助一托”养老服务的社区医养“331”服务新模式,全州有16家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个共建”已挂牌推进。

深入实施医共体建设“书记工程”,全州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达到省级标准,龙里县医共体建设经验入选国家卫健委2023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典型案例;长顺县人民医院2023年在全省县级综合医院中排名第一。

以持续实施卫生健康大数据“聚通用”工程为载体,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搭建州卫生健康大数据平台,推动“三位一体”(电子病历、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的智慧医院建设,实现州县乡三级医疗机构数据的互通共享,全面推广远程影像诊断、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数字化分级诊疗、全生命周期电子健康档案查询等场景应用,应用以来累计为基层出具诊断报告6.5万余例、互认病例17.79万余例、为群众节约927.8万余元就医费用;《黔南州实施“聚通用”工程释放卫生健康大数据动能》列入2023年度贵州省优秀改革案例。

印发《黔南州孕产妇全链条动态管理服务工作方案》,全方位全周期护航孕产妇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研究出台《黔南州深化中医药民族医药(民族医药)服务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采取8条利好政策纵深推进中医民族医药综合服务改革;黔南州被列入国家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地区,获批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 3 个;获批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县 1个、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21 个。

以创新实施基层医防融合“5332”机制为抓手,不断完善基层医防融合服务体系。创新实施医防管理融、队伍融、服务融、信息融、绩效融五个融合;学科建设集中强化、人才队伍集中调配、分片集中住院服务三个集中;中医诊疗服务下沉、专科门急诊服务下沉、慢病诊疗服务下沉三个下沉;压实党委政府和行业部门两个责任的“5332”工作机制,不断全州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基层床位使用率较2022年同期分别提升12.76、15.16和11.55个百分点。

供稿:黔南州卫生健康局  宣传科 韦景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