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非遗——让更多人爱上苗绣

文体旅事业部 | 2022-06-25 15:35

2009年,吴晓秋因工作需要调到贵州师范大学,她的教学和科研方向就是贵州的传统手工技艺文化,她把在博物馆的相关沉淀,融入非遗类的教学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贵州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的物质和非物质价值,充分发挥教育对传承人类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桥梁作用。

吴晓秋将教室布置出博物馆的氛围,将苗族刺绣、蜡染带入了课堂,采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与苗绣和其他手工技艺零距离接触,增强学生保护和传承苗族刺绣文化遗产的意识。

吴晓秋认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不仅要在高等院校进行,也应该在幼小初中开展,还要进社区、进村寨。于是,她带领团队开始研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群体的非遗手工教学材料包,其中就有苗族挑花、苗族布拼、苗族堆绫绣、苗族直针绣、苗族平绣、苗族辫绣、苗族皱绣等绣种的体验包,并配有课件和技法的教学视频。

苗绣体验包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研发的。比如苗族挑花、布拼,5岁到9岁之间的孩子在家长的监护下可以独立完成。挑花在研发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孩子年龄,所以将布的底纹放大50倍。堆绫绣、直针绣适合的年龄层次跨度比较大,10岁以上,甚至成年人都适合。事实证明,手工体验课程是一种良好的感知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途径。

正如吴晓秋的言传,传承要以保护为基础,更如吴晓秋的身教,保护传承要以热爱为基础。有了爱,我们才会完整地认识到苗绣的价值;有了爱,我们才会让苗绣无比光彩夺目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播出平台:
贵州4频道,动静APP《叙·非遗》专栏
频道播出时间:
6月25日 19:3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