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者丨南方X 李玉端:与艺术无关?
“读书、读人、读世界
人人都是领读者”
《领读者》节目由
FM91.6贵州音乐广播
领读者·全民阅读工作室
联合出品

本期嘉宾:李玉端
艺术家
◆与艺术无关,与个体生命的体验有关……
01
内容简介
《李玉端:与艺术无关》围绕艺术家李玉端的创作经历、艺术思想,以“众说”“展览”“日常”“访谈”四个板块,图文并茂、立体多面地通过文字的雕像与艺术家雕塑作品、展览活动及日常图片的碎片拼贴,呈现了他在艺术、在生活等不同方面的成长轨迹,全面生动地展示了这位艺术家的艺术思想和观点。
02
作者简介
李玉端,职业艺术家。1989年毕业于贵州大学美术学院(原贵州艺术高等专科学校)田世信、刘万琪雕塑工作室。现为贵州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因工作需要,常年往返于北京、贵阳、景德镇。
03
编辑推荐
多年来,艺术家李玉端一直用实际的行动悬浮于生活之外,无不是在一遍遍地回应他永远心怀诗和远方的白日梦。
04
精彩评论
◆方力钧:
玉端折腾出各种节奏,各种喜庆荒诞,鹏展收缩,欢乐悲情,遍体鳞伤,永不言败,屡败屡战。生命顿时强悍饱满。艺术的生命是由生命力饱满的人创造的。
◆张洪菠:
很多年以来,玉端游走在城市和乡村,高楼与山野,烦躁与安宁,喧嚣与宁静,浮华与质朴之间,但他始终会回到他河岸边的工作室,独坐在窑炉边,承受和享受那一份只属于他的孤独,自在心安。对他而言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无需赘言的持久战,他的作品既是他的美人,也是他的江山。
◆吴鸿:
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对于李玉端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而他在生命轨迹中与景德镇发生了关联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正是因为在生命中出现了这两个因素,打开了他那因为过于敏感而致痛苦的心灵,所以,从自己的真实内心生发出来的李玉端的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是独特而不可替代的。
◆刘淳:
其实我偏爱他的那些小品,那些生动发光的并非观念的展示,而是对人与生命的终极关怀的追问。它是在探讨人性的问题,并且建立在生死这两个对立的关系中。从陶瓷的本体意义上说,似乎用水用彩极度清润,洁净而爽然。
◆张建建:
李玉端雕塑作品的材质是陶瓷和树脂类型。因陶瓷雕塑技术的特殊性和成品难度,也因为他将其艺术努力放置在当代艺术语境之中而突破了陶艺的唯美化和形式主义限制,使得他的陶瓷作品在当代中国陶艺圈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刘剑:
李玉端的作品穿越雕塑、装置、水墨、油画的界限,做到让任何材料为我的表达所用的自由与开放。李玉端既能跨界又能统一的根本是生命的痛感体验,即从内心的真实感知去创作艺术,爱情的欢悦,死亡的恐惧,都真实地去表达……身体是有边界的,精神是无往而不达的,以心灵的自由安顿有限的物理肉身,在灵与肉之间出入自如,这正是李玉端的人生与艺术。
◆李革:
如果说玉端早期的创作仍需借助于文学式的叙事方法,那么他近期的作品则显示出一种对物象的本体性探索,让造型归位到最原初的视觉经验。也正是这样的回归吻合了当代艺术在其语言上的直接表达性。如果说当代艺术不再将注意力集中于对语言的审美性探索,那么语言的表达就成了思想的过程本身——语言即思想。这是一种高度,更是一场彻悟。
◆杨安迪:
李玉端非常清楚自己的选择,他说他已经看清接下来要走的路,心有所归,才能找到安顿自己灵魂的地方。
◆李本:
我希望所有读到这本书的人,都能感到安慰,那些从未有人关照过的你的情绪、挣扎、幻想、喜悦,我父亲用了一生,为你表达了。
◆黄冰:
要获得内心的自由,代价是昂贵的,但回馈也是丰盈的,他在艺术中寻求表达的内心路径非常明确,从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一目了然,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诚实本色显露无遗,因此,任何世俗的快乐都会侮辱这份独一无二的快乐——艺术的自我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