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院发布白皮书 2024年全省法院知识产权案件新收5711件
4月25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5年贵州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白皮书和典型案例。
2024年全省法院知识产权案件新收5711件、结案5414件,同比分别增长26.41%、14.56%。其中,一审案件新收5045件、结案4769件,同比分别增长24.97%、11.97%;二审案件新收666件、结案645件,同比分别增长38.46%、38.12%。
案件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案件数量增长较快。2024年全省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同比增长25.81%、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同比增长47.2%。二是案件类型相对集中。2024年全省法院新收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主要集中在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和商标权权属、侵权纠纷两类案由,合计占比82.88%;在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中,又以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为主,占比64.38%。在刑事案件方面,案件类型集中度更为突出,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两个罪名占比达到86.62%,其中又以涉白酒行业的商标犯罪案件为主。三是案件区域分布明显。2024年,全省法院一审新收知识产权民事、刑事案件主要集中在贵阳、遵义等地。
为有效化解各类知识产权纠纷,着力打造知识产权多元解纷示范地,同时推进全省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推动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本次一并发布六则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司法服务平台协同保护典型案事例。
1.由贵阳法院选送的案例《信息共享助推“刑行”处罚双向衔接》,本案系刑事案件判决生效后,司法机关通过与行政机关建立的信息共享与协作机制,将刑事案件中涉及的企业违法信息向行政机关通报,由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相应处理,确保对违法行为的处理不遗漏,通过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协调、配合,共同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有力保护了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利益。
2.由遵义法院选送的案例《“一站式”服务合力高效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中国酱香白酒主产区(仁怀)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站”挂牌当日,组织仁怀市法院、仁怀市市场监管局共同参与,促成被告自愿赔偿,成功化解纠纷,充分展现基层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服务效能,为白酒产业跨区域、全链条保护提供了范本。
3.由毕节法院选送的案例《“三位一体”助力文化遗产保护协同共治》,法院与文旅局跨部门协同治理,形成“技术+法律”的互补优势,共同打击文化遗产侵权行为,促进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法治化、规范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法治保障与文化治理深度融合的体现。
4.由铜仁法院选送的案例《多力并举铸牢版权纠纷化解治理链条》,通过整合版权、市场监督管理、宣传等多部门的职能优势,铸牢“源头预防——联合调解——普法教育”KTV版权纠纷化解的治理链条,既高效化解存量著作权侵权纠纷,又从行政监管等路径加强音像著作权保护工作,实现“办理一案、规范一片”的治理效能,助力营造健康有序的KTV行业环境。
5.由黔东南法院选送的案例《远程解纷拓宽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渠道》,“村超”品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联动单位榕江县法院、榕江县市场监管局,运用远程视频,通过“庭前+指尖”办案模式对案件进行庭前调解,成功促成案件双方达成协议,被告当场兑现了赔偿款。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根据案件需要积极联动协同化解矛盾纠纷,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有力举措。
6.由黔南法院选送的案例《多方联动助力知识产权保护突破地域壁垒》,都匀法院与福泉法院突破地域壁垒,联合设立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联合福泉市监局、文旅局等部门组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深入园区开展普法服务,针对监管问题发送司法建议,搭建“法院+行政+行业”诉前调解矩阵,通过跨域协作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激活治理效能,形成“源头治理-行政执法-司法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