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科技赋能生态渔业 生态效益实现双赢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5-11-03 09:35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依托优质山水资源,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财政衔接资金与招商引资资金,聚焦生态渔业赛道精准发力,构建起“科技破题—产业升级—富民强镇”的发展闭环,让生态渔业成为乡村振兴的 “聚宝盆”。

在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二关村摆山组的生态鲈鱼养殖基地里,百余个直径8米的蓝色圆池整齐排列,池水泛起层层涟漪,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设备对鲈鱼养殖进行实时监测。

贵州云湖众鑫现代渔业有限公司养殖技术员宋元兵介绍道:“我们这套系统主要是通过对渔场里面的鱼池的温度、PH、溶氧的监测。我们通过设定一定的安全值,里面的系统会自动监测,我们的工人就会及时去处理。以前的话,每个工人只能管理2到3个池子,现在的话,每个工人可以高效地管控到10到15个池子。”  

得益于现代化的“智慧养鱼”模式,让二关村的鲈鱼养殖基地从水质监测到饲料投放全程精准可控,既保障水产品绿色健康,又实现高效环保生产。自2023年10月投产至今,已累计销售水产品100余万斤,销售收入突破1500万元。

贵州云湖众鑫现代渔业有限公司养殖人员兰盛霖向记者说道,“ 鲈鱼的养殖主要依赖的是水质和温度,二关村这里的水质属于山泉水,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我们这里的鲈鱼的养殖周期在10个月左右,口感和肉质都非常的鲜美。目前销售这一块主要是销往四川、重庆和贵阳周边市区。” 

 据了解,2022年以来,紫云自治县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组建SPV公司大力发展生态渔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基地建成以来,共增加就业岗位35个,有效解决了周边群众就近临时用工1000余人次。2024年,实现分红39万元,分红户数303户。

贵州云湖众鑫现代渔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负责人宋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引领、技术创新,让渔业养殖更高效,更环保,加快推进企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

紫云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龙尚武  孟波(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