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老人丨忠臣名将何腾蛟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 2024-07-29 20:56

《黔故续谈》由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编辑出版,本书由馆长冯楠担任主编,馆员陈福桐、张彦夫担任副主编,杨祖恺、许国珩等参加编辑。本书从不同侧面记述了近百年贵州社会历史事件、风云人物、英贤轶闻趣事,以及地方民族风情、历史名胜古迹等。编辑中,突出笔记文学所具有的野史杂说的特点和地方特色,务求史科翔实,文风简约,生动活泼,对近现代史聊补缺闻。

忠臣名将何腾蛟

文长康

何腾蛟字云从,贵州省黎平县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相传“所居有神鱼井,本无鱼,腾蛟生,鱼忽满井,五色巨鳞,大者盈尺”。自腾蛟卒,井复空无鱼。这显然是附会传说,不足为信。但何腾蛟一生中,却有光彩照人的事迹。

腾蛟幼承庭训,树立男儿报国的思想。曾寄居黎平城外南泉山天香书院数年,粗衣蔬食,刻苦攻读,养成能甘能苦、不畏艰辛的品质。明天启元年(1621年),蒙友人资助,得中乡举。由县教谕节节升迁,被誉为“才识精敏”的能员。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拜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成为明王朝的封疆大吏。

明亡后,他联合李自成起义军余部,力抗清军,呕心沥血。为南明政权总督湖广、四川、贵州等省军事,曾任兵部尚书,晋爵定兴侯。清顺治六年(1649年),在湘潭被清军所掳,不屈遇害。南明永历帝朱由榔闻之痛哭不已,追封为中湘王,赠谥号文烈。

何腾蛟以一片孤忠,支撑南明政权达5年之久。清顺治三年(1646年)九月,清军破武冈。南明在武冈的镇将、外号“铁棍”的刘承胤降清,并带领清军破黎平,虏戳何腾蛟家属。腾蛟的继母孙氏、妻徐氏均被执。其妻在狱中泣血致书腾蛟求救,腾蛟沉痛而坚定地回书说:“夫为忠臣,妻为节妇,死亦何恨!……所不忍言者,王陵之母,千古伤心;赵苞之报,寸衷难谢耳!”铮铮人格,跃然纸上。在腾蛟家破亲囚的情况下,清将济尔哈朗乘机致书劝降,亦毫不动摇。被俘后,绝食7日死而就义。

迄至南明政权被清军彻底摧毁后,清王朝为笼络人心,提倡“忠义”,借以巩固其统治,便对前明的一些“忠臣烈士”进行褒奖。康熙十四年(1675年),赠腾蛟“忠庄”谥号,准将其遗骨从湘潭迁葬于黎平县城附近之西佛崖,并令在神鱼井右侧建祠以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