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儿童呼吸道传染病?听听儿科专家们的意见
进入冬季,天气变化复杂,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呼吸道粘膜在温度变化等刺激下易出现功能失调,导致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无法有效抵抗病原体感染,是呼吸道疾病的易感人群。当前,儿童呼吸道传染病骤增,普遍呈现病毒多样性、传播交织等特征,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一起来听听专家们的意见,本期有幸邀请到三位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主任吴力群教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张义、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徐慧。
动静健康:对于近期儿童呼吸道疾病,中医是怎么认识的?
吴力群:近期,一些地方出现了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病例数量明显增加,部分患儿还会发展成为支气管炎、肺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属于中医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的范畴,中医认为,这类疾病是因为外邪侵入人体,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调、肺脏受损而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咳痰这样一些临床表现的疾病。中医治疗这类疾病,历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优势。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会根据患儿不同的发病原因,不同的症状特点和不同的体质特征,辨证分型,来精准治疗。在冬季,尤其北方地区,气温寒冷,所以冬季北方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相对会更高一些,而且症状相对较重,会出现高热、咳嗽,甚至发展成为支气管炎、肺炎,部分还可以引起重症。
动静健康:儿童及婴幼儿流感的主要特点?
张义:在流感流行的季节时,超过40%的学龄前儿童以及30%的学龄儿童容易得流感。儿童流感常常突然起病,主要的症状为发热,最高体温可达39~40度,常伴有畏寒、寒战。孩子还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也可能会出现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这些感冒的症状,少部分可能会有消化道的表现,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等,而且这个症状多于成人。
婴幼儿流感的症状往往不像儿童那么典型,可能仅仅表现为发热、咳嗽。新生儿流感相对比较少见,但往往会出现并发症,比如合并肺炎,呼吸困难等。儿童流感引起急性的喉炎、中耳炎、气管炎、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都比成人常见。
动静健康:家长如何应对儿童呼吸道传染病?
徐慧: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家长和儿童外出回家或在接触公共场所物品后,要及时洗手并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在冬季,由于室外气温较低,人们常常关闭门窗。因此,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3、注意呼吸道卫生
在出门时,应尽量选择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以减少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的风险。
4、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儿童、老人、孕妇等高危人群,如无接种禁忌症,建议及时接种以增强主动防御能力。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含XBB变异株抗原成分的新冠病毒疫苗等,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等均可以接种。
5、保持社交距离
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空气流通不畅的密闭场所,易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建议尽量少带儿童前往。如孩子患呼吸道疾病,建议居家休息。家长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参加活动要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感染。
6、增强身体免疫力
要保持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
7、科学就医
如孩子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可选择居住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就诊,情况严重的,在社区医生指导下再转上级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