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00 后拿起绣针,传统苗绣在指尖焕发新生机!

百姓就业 | 2025-05-14 21:38

5月13日上午九点,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苗绣技艺赛项正式开赛。在建筑工程系比赛现场,20名学生选手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围绕蝴蝶、鱼、鸟等主题,在六小时内完成兼具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黔南旅游伴手礼——香囊的设计制作,生动演绎千年非遗的指尖技艺。

参赛学生潘旋:这两个月我一直在重点练习鱼纹图案,比赛也选了绣鱼。今天比赛整体发挥还不错,感觉平时的练习没有白费。  

蝴蝶象征生命轮回,鱼纹寄托丰收愿景,鸟图则承载民族迁徙记忆。选手们不仅要复刻传统图腾,更需融入现代设计理念。

参赛学生陈水仙:这次我选择绣鸟。由于参赛经验不多,刚开始有些紧张影响了针法,不过我很快调整好心态投入比赛。

正如陈水仙所言,比赛考验的不仅是技艺熟练度,更是心理素质与时间管理能力。六小时赛程中,选手需用三小时完成设计图与文字阐述,另外三小时全神贯注刺绣。

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教师韩嘉瑜:我们的评分标准会综合考量多个维度,首先是作品必须按时完成,其次会重点评估设计美感、针法技艺、色彩搭配以及最终呈现效果。

用苗绣传承人胡运老师的话来说,现在的学生需要在“守正”与“创新”间找到平衡,老一辈的苗绣讲究“原汁原味”,但年轻人要把时尚元素加进来,让设计潮起来。

苗绣传承人胡运:我们重点考察两个核心能力,一是学生的原创设计能力,包括设计理念的完整表达。二是苗绣传统技艺的掌握程度。

苗绣赛项的最大挑战在于选手需在六小时内同时展现跨学科设计能力和传统技法掌控力。面对这一双重考验,00后选手们摸索出有效策略:将比赛时间科学划分为"设计-打样-精绣"三个阶段,优先用平绣等基础针法完成主体框架,再集中攻克钉线绣等复杂工艺。这种分阶段的时间管理方法,既确保了作品完整性,又保障了传统苗绣技艺的精细呈现。

参赛学生陈水仙:我的刺绣策略是先完成相对简单的平绣部分,确保基础针脚的细腻度,再把耗时较难的钉钉绣等复杂工艺留到后面处理。这样既能保证整体进度,又能兼顾作品质量。

参赛学生陈水仙说,她希望通过一次次的比赛,让更多人看到贵州非遗,而选手潘旋则计划毕业后将苗绣技艺带向更广阔的舞台。

参赛学生潘旋:作为一名贵州学子,我怀着传承非遗的使命感在坚持苗绣研习。希望未来不仅能守护这门传统技艺,更能让贵州苗绣走向世界舞台。

参赛学生陈水仙:我学习苗绣的初心,是想让贵州珍贵的少数民族非遗被世界看见。学校举办的这些比赛,不仅让我们精进技艺,更为未来职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

通过系统培训与实战比赛,这些“00后”传承人们,正在探索为非遗注入活力的新路径。在此次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苗绣技艺赛项,展示了学校参赛选手苗绣技艺的综合水平,增强了参赛选手的分析应变能力和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