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璀璨丨黔剧《天渠》《湄水长歌》亮相“云剧场”
7月15日、16日19:30,贵州省黔剧院大型现实题材《天渠》和大型历史题材剧目《湄水长歌》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网络平台“云剧场”向全国人民进行网络直播。
黔剧《天渠》以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黄大发为原型创作。崇山峻岭包围着的贵州团结村,几十年缺水困扰着乡亲,村支书黄大发为了改变现状、改变全村的命运,决心引水挖渠,但却遭到几乎全村人的反对,20世纪60年代修渠失败的历史烙印使百姓对重新修渠失去了信心。但黄大发没有放弃,他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经历艰难困苦,带领乡亲们重向悬崖发起挑战,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这个乡亲们用自己的双手彻底改变命运的故事,抒写了在精准扶贫中的一曲时代壮歌!彰显了脱贫攻坚战中高昂的信念精神、人民精神和时代精神!
《天渠》自2018年公演后,广受观众及业界专家好评。入选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展演,获第十六届文华奖提名剧目奖,在2019中国(广州)演出经纪人评选中获剧目金奖,荣获贵州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第二届全国地方戏南方展演,并受国家大剧院邀请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演,其经典片段参加2019年新年戏曲晚会。
《湄水长歌》以浙大西迁于贵州湄潭办学七年史实为素材,用传奇的故事,讲述70年前抗战时期,以竺可桢为首的一群浙大人在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坚守求是理想,于炮火中弦歌不辍,办学不止、教学不止、求学不止,为保存中化文脉,为强国、兴国、富国而励志科学创新;在湄潭他们找到了“桃花源”式的精神家园,在此磨砥校训,唱响校歌,也给湄潭留下了一座精神大厦,充分展示了一代中华文化脊梁的崇高形象。
黔剧《湄水长歌》为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重点剧目。曾获“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展演优秀剧目奖”“第七届贵州省文艺奖戏剧奖一等奖”。
扫描上方“云剧场 二维码”,可观看大型黔剧《天渠》和《湄水长歌》的直播。
(本文转载自贵州黔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