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当“裁判”!敢于“差”评的营商环境背后……

2023-05-30 19:37

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不好,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活力。在民营经济占市场主体达95.97%的安顺,企业的意见尤为重要。

为进一步理清问题,找准差距,上个月,安顺市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企业满意度测评,组织300多家企业为全市8个县区和61家市直部门进行投票,并规定必须对2个县区和10家市直部门给出差评。这场测评的结果如何?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我们一起去看看。

4月12日,在安顺市召开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这场企业满意度测评,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展开。记者了解到,参与投票的343家企业中,有来全市8个县区的大型上市公司,也有中小微企业,覆盖了航空航天、健康医药、现代能源等各个领域。

根据规定,企业除了必须对2个县区和10家市直部门给出差评之外,还要在测评的负面清单上,标明部门是否在服务过程中存在态度生硬、服务不周,效率低下、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行为。

贵州金尘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中华

必须给出“差”评,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给了大家“说真话”“反映问题”的机会。

“让我们企业参与到政府部门服务的测评当中去,是对我们的尊重,必须给差评,避免了企业‘和稀泥’的想法,也给了我们讲真话的机会。”虽然过去了一个多月,但贵州金尘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中华,对这次测评还是记忆犹新。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牛民

在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牛民看来,这次测评,也没有绝对的好、差之分。“这么多的部门,我们企业不一定有全面的了解,只是针对某一些事、某一项业务作出的一种主观评价,最主要的目的是企业和职能部门共同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得更好,从而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而对于各县区、各部门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大考”。作为全市营商环境的牵头部门,安顺市投促局是这次测评的重要对象。测评中一共有113家企业为他们投票,“好”票87张,“差”票26张,综合评分在全市排名12位。

安顺市投促局副局长何兴发

这个结果,让安顺市投促局副局长何兴发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有不少企业对我们非常认可,也有部分企业投了差评,反映我们还需要在服务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关注企业诉求。”

安顺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任永红

“压力肯定会有,通过测评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也是一个好事。各个部门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所做的服务工作是不是到位?是不是让企业满意?有什么欠缺的地方?大家都会抓紧提升,相信营商环境会做得越来越好。”安顺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任永红向记者坦言。

安顺市工信局办公室副主任黄霞

安顺市工信局办公室副主任黄霞也表示,在这次测评中,虽然部门的综合评分、“好”票数均排名第1,但反映问题的企业也不少。“能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更好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

“大考”之后,如何有效地整改问题,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每个部门都在思考。安顺市委市政府将本次测评结果整理成台账,分发到每个测评部门,并对企业给部门提出的问题和不足跟踪督办,并限期整改。

为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问题,安顺市工信局组织58名干部对287家停、减产企业进行全覆盖走访帮扶。针对137户工业企业前期反映的172个问题,明确问题责任到人,措施具体到事。

安顺经开区党工委领导干部深入企业走访

干部全脱产蹲点企业开展包保服务

安顺市投促局由领导带头深入部门走访,针对开办企业、登记财产、政务服务等指标优化问题,现场办公、研究对策。同时,还抽调业务骨干全脱产深入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开展包保服务。

前不久,安顺市还印发了《2023年度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并由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亲自带头,抓穿透式调研,找准问题症结,提升服务企业的质量和水平。

今年一季度,安顺市工业投资增速49.4%,排名全省第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9%,排位全省第4。

“我们还要用好用足现有政策,持续开展企业帮扶,积极向上争资争项,加强市县协同联动,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力争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增长20%左右,健康医药产业增长40%左右;实行煤炭产业‘一矿一策’,推动停产煤矿尽快恢复生产,力争全年煤炭产量达到220万吨,电力行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黄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