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演出市场加速回暖,现实题材唱响主旋律
据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自今年7月演出市场恢复以来,贵州省直国有文艺院团已开展各类公益演出超过300场,有效推动演出市场复苏。10月底,2020年贵州省现实题材优秀剧目展演季正式启动,各演出单位和团体也通过打造赋予文化内涵的精品节目、创新演出形式,加速文化演出市场回暖。
10月底,贵州文化名片多彩贵州风大舞台结束了近九个月的停演,拉开复演序幕的是一部新晋创作的民族歌舞剧《高高威宁》。
现场观众艾女士说:“能够再一次来到这里,看这样一场演出,感觉挺激动的,也希望带很多外地的朋友一起观看。”
现场观众艾女士
《高高威宁》立足现实主义题材,用丰富的民族舞美和音乐,再现了脱贫攻坚时代背景下,青年一代返乡创业、建设家乡、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演出团队在停演期间对该剧目进行了精心打磨,力求在复演时呈现最精彩的视觉效果。
多彩贵州文化艺术公司董事长毛剑青
多彩贵州文化艺术公司董事长毛剑青说:“我们在艺术方面进行了一些提升和打磨创作,第二方面也正在开拓一些新的市场,从七月份到九月份,进入社区、景区的演出活动达到了40多场。”
目前,《高高威宁》已与上海中国大戏院、广西南宁保利剧院等5家省外演出机构现场达成签约,将于12月赴各省份开展商业巡演。
珠海爱乐人艺术公司总经理冼冲
珠海爱乐人艺术公司总经理冼冲表示:“制作非常的震撼,很代表贵州民族的多元性,反映脱贫攻坚现实主义题材的剧目我们做得确实不多,刚刚好补充了我们今年这类型的歌舞剧。”
贵阳交响乐团作为贵阳的本土乐团,从7月初复演以来,演出场次已恢复至原来的每周一场,听众人数也恢复至停演前水平。
贵阳交响乐团团长盛文强
贵阳交响乐团团长盛文强说:“从7月10号到现在,我们每周五都在上演音乐会,一共已经演出了17场,售票率也在逐步地提升,从7月到9月,环比上涨50%以上。我们推出了2021的新音乐季、乐迷讲座、进校园去演出,这个销售也是呈现了一个非常好的态势。”
与此同时,传统剧目也在不断尝试创新和突破。前不久,由贵州京剧院创作的时代京剧《锦绣女儿》在贵阳首演。该剧在唱腔和音乐编排上,还创新加入苗语元素,丰富戏曲表现形式。
《锦绣女儿》编剧曹海玲
《锦绣女儿》编剧曹海玲说:“既有国粹京剧的韵味儿,也有我们贵州民族文化的融入,还有苗歌、苗语,反映脱贫攻坚这样一个新的时代。”
贵州花灯剧院也紧扣乡村振兴主题,推出了一部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大型舞台轻喜剧《村里那些事》,该剧将在本月中旬上演。
贵州省花灯剧院院长邵志庆
贵州省花灯剧院院长邵志庆说:“我们还和全国地方戏网络平台来推出重点剧目,除了这样的还有景区的散演,截止到现在演了180场。”
贵州省文化演艺集团市场营销部主任邓渊
贵州省文化演艺集团市场营销部主任邓渊表示:“这个‘展演季’在脱贫攻坚的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从方方面面来展现我们干部和群众的一个精神面貌,也是为了加油打气。从10月份到12月份,密集地会推出12部左右的剧目,然后加上贵阳市演出公司、民营的经纪公司,大概会上演60部以上的剧目,也标志着我们的演出市场在逐步地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