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行业“四小龙”里,谁最有巨头相?
中国AI正在从风口转向现实。
在是个互联网从业者都能随口蹦出计算机视觉(CV)、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词汇的年代,除了BAT大厂们做出的普及“贡献”,就要数国内如火如荼的AI“四小龙”了。
随着多年发展,以人脸识别为主要技术突破口的国内AI赛道从过去的拥挤不堪,正进入“四超多强”的格局,商汤、旷视、云从、依图这AI行业“四小龙”的创业故事随着它们的激烈竞争和不断刷新的融资数据而愈发令人瞩目。
中国科技力量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举足轻重,很大程度上也有以AI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力量的贡献。现在,中国与美国的的科技公司占据全球前十大科技公司的大多数名额,而在未来可期的人工智能时代,这些“潜力股”或多或少都能帮助中国互联网走的更快。
毫无疑问的是,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已经在具体的“落地场景”上走在了世界前面,广阔的用户规模、数据和行业生活场景优势为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蓬勃发展的奠定了基础,也让全球资本市场对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趋之若鹜。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的估值超10亿美元的头部AI玩家已经超过十家,60亿美元的商汤科技、25亿美元的旷视科技、33亿美元的云从科技、21亿美元的依图科技......还有优必选、深兰科技、寒武纪、碳云科技等等,以AI行业“四小龙”为主,各类AI强手“百花齐放”,中国AI显然已然开始引领世界潮流。
那么在已经脱颖而出的国内AI“四小龙”里,谁又走在行业的前面,谁又更有巨头像?
我们先来看看四家AI领域头部玩家目前都发展成了什么样。
最高估值的商汤科技
商汤科技是几大AI公司中对底层平台的构建和AI竞争主赛道掌控最好的公司,这也是它拥有最高资本估值的技术底气。
国内目前大多数AI公司的技术平台都是搭建在已有的底层系统上,商汤科技与它们最大的不同是,它原创了自己的底层算法平台。另外,包括自建超算平台、“产学研一体化”等在内的底层优势帮助商汤在AI技术关键的应用落地上走的很快。
比如在智慧城市上,商汤通过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超算平台“商汤超算中心”,拥有了同时支持万路大规模视频的技术能力,以此服务于智慧城市量级的超大规模AI应用落地。
比如在教育层面,商汤构建了从人工智能基础教材到SenseStudy教学实验平台的一整套人工智能教育生态。
另外,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领域上,商汤的应用主要聚焦在金融、安防监控、手机移动互联网、金融、商业零售、自动驾驶、芯片、机器人等领域。
京东钱包、融360、我来贷、拉卡拉、招商银行、徽商银行、中国银联......在这些客户上,商汤主要落地的是人脸识别与智能语音技术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应用;商汤还与华为一起推出过“平安城市解决方案”,通过智能视频解决反恐、罪犯抓捕和保障公共安全。
移动互联网应用上,商汤的人脸识别解锁、人像背景虚化、智能相册中人脸聚类等技术正应用在OPPO、VIVO、小米、魅族、一加等手机厂商中。
娱乐性场景中,脸萌的Face u、秒拍、YY、今日头条、美图、花椒直播等都是商汤的代表应用客户。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国内普遍落后的芯片领域,商汤正在和高通、华为海思、英伟达等展开深度合作。
如雷贯耳的旷视科技
旷视在四大独角兽中成立最早,也是最先出名的,“Face++”的大名曾经在AI人脸识别领域如雷贯耳,再加上阿里、蚂蚁金服、华为、联想等投资背书,旷视一直拥有“盛名”。
旷视目前拥有包括智能安防、在线刷脸验证服务FaceID、人工智能开放平台Face++、智能地产在内的四大业务板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旷视在金融领域应用层面因为背靠阿里,为支付宝提供了人脸识别登录功能。
在手机领域,旷视正和商汤展开激烈的竞争,目前OPPO、VIVO、小米、诺基亚、荣耀、锤子等品牌的人脸识别结束技术都由旷视提供。
与其他AI玩家不同的是,旷视在以滴滴、e代驾、易到用车、神州租车等为代表公共出行领域拥有更多的应用落地,它为这些客户提供包括人脸识别、司机身份核验等在内的技术服务。
国家背景的云从科技
云从科技是四大独角兽中唯一的AI国家队,它孵化于中科院重庆研究院。云从科技也在金融、安防、零售、教育、交通和社区等领域有它的重点布局,尤其是银行和安防。
云从科技是中国银行业人脸识别的第一大供应商,“国内有能力自建系统的银行为148家。截至2018年3月15日,已完成招标的银行为121家,其中,云从中标包括四大行之内的88家总行平台,市场占有率为72.7%。”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姚志强曾对外如此介绍。
专注医学影像的依图科技
依图科技在四家AI独角兽中略显另类,它早期主要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学影像,深耕医疗领域,后来也慢慢往金融、安防等拓展。
依图目前在医疗领域拥有大量的落地应用案例,它已经在浙江深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儿童医院等数十家三甲医院部署了自己的产品,这些依图产品正在进入医生们的实际工作流中,这为中国医疗的进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结论:商汤最有巨头相
虽然国内AI“四小龙”各自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商汤科技的巨头相最早表现了出来。
2018年9月获得软银愿景基金10亿美元D轮融资后,商汤估值已经达到60亿美元,这是它的第8轮融资,这让它的估值速度和估值水平都走到了市场前列,侧面反映了它到目前所取得的成绩。
作为对比,目前整体处于行业第二的旷视与商汤的差距正在被逐渐拉大。同样是在C轮,旷视科技在2017年获得C轮融资之后就陷入沉默,根据最新的消息,旷视目前正计划2019年4月底至5月初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不过目前这一消息还没有最新的进度。
表面上,在人工智能创企的军备竞争中,商汤科技已在行业内占据高点,这让商汤有更足够的资本和背书去开拓自己的业务。深层次来说,市场对商汤的认可正达到顶峰,商汤自己对企业自身高速发展也保持了比较高的预期。
不过,更拥有“巨头相”的商汤和其他AI玩家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路是未来科技的茫茫未知,我们不如继续耐心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