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找份好工作,结果工资拿不到,竟然还背了一身债
贵阳的小谢今年准备实习找工作了,他发现一家公司开出的报酬不错,并且还能为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可没想到工作没着落,他还为此背上2万多元的债务。
1月10号晚上八点多,记者在贵阳花果园派出所见到了小谢,和他一起的还有不少年轻人,大伙显得既焦急又无助。
小谢告诉记者,他是在去年12月份通过58同城招聘,进入了贵州红鸟科技有限公司准备从事新媒体运营方面的工作。“来了之后他说我们要接受岗前培训2到3个月,开始说这些培训是免费的,但是后面说免费培训之后,需要为他们公司做出两年的贡献。”小谢说,公司提出,他们在公司享受了免费的培训,就至少要在公司工作两年,为了防止有人提前离职,需要缴纳一部分“保证金”。没有钱怎么办,公司也给想了办法,贷款。“他们用我们的手机在海尔金融上面贷款,一开始我们是不愿意的,后面说培训了可以推荐就业工作,要么在本公司,要么在外面的公司。”
同时公司也向大家保证,只要如约在公司工作,这些钱也会分期退还给他们。正当大家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份可靠的好工作时,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有几十个人,到现在为止我们有些人已经工作了一个月两个月,一分钱都没有拿到,我们贷款也已经偿还了”。
大伙说,进入这家企业后,他们发现这家公司已经存在发放工资困难的情况,在给老员工发放工资的过程中已经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而这一过程中,公司还继续招聘他们进来,这让大家产生了疑惑。
为了要回属于自己的钱,1月11号晚上,大伙和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进行了协商,不过对方无法拿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于是在场的人报了警,花果园派出所的民警也将两名负责人带到了派出所进行处理。“给出的解决办法一个是先打借条,6月份之前再给,要么让我们用工资入股公司成为股东,但现在他们连电费都有欠费的情况,我们肯定不愿意成为股东。”
在这家公司与大伙签订的合同里记者看到,21700元为实训费用,根据《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职工和准备录用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在此期间,可以和劳动者签订协议约定服务期。若向劳动者收取培训费,则是不合法的。由于公司的负责人正在接受公安部门的调查,所以记者没能采访到对方,大伙向记者表示,他们会继续跟公司负责人进行协商,如果没有合理的办法他们会向劳动部门举报。
第二天早上,小谢给记者发来信息表示,昨天晚上他们和公司负责人协调了一个通宵,对方已经发还了部分工资,剩余的在年前也会陆续发放一部分,而对于大家的贷款的钱具体什么时候能还完,他们表示会择期和公司继续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