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贵州民族大学系列报道:用“心”育人用“智”前行

综合广播 | 2021-11-29 10:47

教育因责而生,尽责而兴。近年来,贵州民族大学聚焦思想引领,深入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打造“我心中的思政微电影”“学生讲思政公开课”等新品牌,铸牢师生理想信念。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强化第一课堂育人作用的同时,通过组织青年学生拍摄思政课微电影和讲思政公开课的形式,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第二课堂。

2017年拍摄《跟驻日记——我眼中的大扶贫》;2018年拍摄《拼命的理由》;2019年拍摄《追梦》;2020年拍摄《生命的火种》四部微电影、四次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大学生“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活动,贵州民族大学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成为了该赛事举办以来,贵州省内唯一连续四年进入全国决赛并获全国奖项的高校。

2021年3月17日,贵州民族大学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二周年学习研讨暨‘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活动

用新颖的方式带给学生们全新的学习,把枯燥的内容变为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是贵州民族大学近年来一直在探寻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很多同学对“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参赛欲望,思政课的到课率、抬头率也有明显提高。“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我们也明确了思政课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是基础夯实年,2021年是质量提升年,2022年就是我们的特色挖掘年,用三年的时间使我们的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课。”

思政课的打造为贵州民族大学的“三全育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研究生的创新培养上,学校注重发挥学科优势,运用好特色资源。

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杜薇介绍,近年来,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力和社会胜任力提升,贵州民族大学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研究生思政工作机制、打造高素质研究生导师队伍、构建高质量研究生课程体系、完善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加大研究生培养合作交流力度。

2021年暑期,贵州民族大学组织两百余名研究生开展以“悟‘四史’真理,做力行新人”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还以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推动研究生教学改革,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多元教学模式,搭建学习平台。每年的寒暑假,学校研究生们都会下沉到全省的各个村寨乡镇里进行社会实践,研究探索贵州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的民族社会治理经验进行总结。

2021年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优秀评选暨交流会现场 

今年暑期,贵州民族大学便组织了两百余名研究生开展以“悟‘四史’真理,做力行新人”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经申报获得立项的“乡村振兴”专题类研究生团队成员,结合学术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责任意识,走进省内的各个村寨、乡镇,用这难得的时光,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