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体育·多彩传承】 无声的射击运动 射弩

V-FM106.2贵州都市广播 | 2020-08-10 00:21

的射击运动射弩

无声的射击运动射弩

无声的射击运动射弩

00:00 / -

【民族运动项目简介】

  • 射弩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也叫做土弩;

  • 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少数民族地区一项喜闻乐见的民族体育活动;

  • 1986年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正式被列为竞赛项目。

多数人对于奥运会中的射击、射箭等项目并不陌生,但却并不清楚什么是射弩。射弩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也叫做土弩,是用木头和竹竿手工制作而成的,当时的人们用它作为狩猎的工具。

因为弩击发无声,射击的精确度高,并且可以就地取材、制作简单,既可以用它来狩猎,也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苗族的男子几乎人人都会备弩箭,自幼习射,还常常进行比试,后期广泛用于军队征战。

射弩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贵州、云南、海南、湖南、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一项喜闻乐见的民族体育活动。使用者以苗族同胞居多,苗族男子从小就开始学习射弩,待掌握一定技术后,就可以参加狩猎活动。

在1982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云南广西的选手表演了精彩的射弩,这是射弩第一次出现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赛场上。1986年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正式被列为竞赛项目。

在社会生活中,射弩活动还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很好的感情交流和社会交往的社会媒介环境,有助于增进民族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交流,通过文体活动交流彼此的技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少数民族射弩运动,将日常的生产、生活手段转换为体育健身运动,其竞技性突显,培养了运动员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体现了参与者竞争取胜,超越自我、战胜对手“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展现无穷魅力、以广泛的群众基础凸显民族和睦、以历史的传承孕育丰硕成果,在竞技的舞台上,彰显了凝心聚力的精神风貌,让民族精神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