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超过1亿,白领学生都易患上的“老人病”,不重视很有可能致残,点进来看!

2023-11-23 07:17

最近天气越来越冷,你有感觉到关节疼痛吗?冬天到了,身体不仅不耐寒冷,还容易因为天气影响而出现疼痛,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关节疼痛。

我们的关节部位真的很薄弱,除了骨头便是皮肤,缺少了脂肪和肌肉的保护、保暖。所以遇到天气变化,如降温、下雨、下雪等,关节部位很容易感觉到疼痛。

同时,也可能受到气压的影响,关节处血管收缩、舒张等,容易产生水肿,刺激到痛觉神经,而导致疼痛现象。

那么,冬天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保护关节的健康呢?遇到痛风与关节炎等病痛,我们又该如何缓解呢?本期节目,专家为您讲解!

专家介绍

曹炜,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副院长,首都中青年名中医。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免疫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市东城区科协副主席,《世界中医药》杂志法国版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编委。

擅长应用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产后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痛风等疾患。

哪些疾病会导致关节疼痛?

其实很多病症都存在关节的疼痛,但绝大多数关节疼痛,都是风湿免疫科的疾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骨关节炎、滑膜炎、肩周炎、痛风等风湿骨病。

其中,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是关节疼痛中比较典型的。

什么是“老寒腿”呢?

我们总说“人老先老腿”,那么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头的钙化,骨质疏松、骨质不坚是导致“老寒腿”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冬季,风一吹就容易让寒邪进入骨髓,关节就会感到刺骨的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绝经后的女性更应该注意预防骨质疏松,及时预防关节炎。

骨关节炎的病发与治疗

骨关节炎的疼痛部位主要是负重较大的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关节、手指关节等。

骨关节炎主要分为轻度、中度与重度。

轻度:在早期会在受凉、劳累,或者轻微外伤后出现关节酸胀、疼痛,症状轻微,经常不会引起患者的注意。

中度:会出现典型的疼痛症状,静止或晨起体位变动时出现关节僵硬、疼痛,常伴有跛行,活动后疼痛逐步减轻,但活动过多后疼痛会再次发生,患者需要休息。

重度:常出现持续性的疼痛或者休息痛,伴有明显的关节胀痛、畸形以及关节僵硬等,典型的症状是关节的疼痛以及压痛、关节活动受限,关节肿大、畸形,还有骨摩擦音、关节无力、活动障碍、肌肉萎缩等。

那骨关节炎为什么冬季高发?

中医上讲“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方面与本身阳气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外邪诱发有关。寒、冷侵袭人体,易伤阳气,阳气不能外达,不起到温煦作用,继而就会导致四肢关节出现冷痛症状;寒性凝滞收引,引起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痹阻,不通则痛,引起肢体关节局部的冷痛,加重病情。

针对骨关节炎,曹医生为我们介绍了“独活寄生汤”药材: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

制作:煎药前先冷水泡药1小时;将泡好的药放入锅内,用手压实,水没药1寸即可,先大火煎药,水开后改小火煎煮30-40分钟即可,每付药煎2次,将2次药混合。

服药:将煎好的药分成2份,早晚各服一次。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发与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综合征。这意味着出现相关症状不但累及关节,还可能累及关节外的组织和器官,包括人体的心、肺、肾、消化功能等等都可能会受到影响,当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关节外表现时,常表示疾病情况控制不足。

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主要是对称性分布,伴有关节肿胀。中医病因主要是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痹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机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者是出现关节屈伸不利、僵硬、变形等症状。

类风湿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侵害性强,因此可以服用一些药酒缓解疼痛。主要药材有淫羊藿、枸杞子、银环蛇幼蛇、53度以上的高度酒1斤制作。

制作:将药物放入高度白酒中泡一个星期后,到处一般药酒,再续进去一半高度酒接着泡,酒基要两个月换一次。

服药:每天最多喝一两。

禁忌:尿酸高的人不宜食用。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频率最高的关节疾病,甚至痛风的发病人群,年纪越来越轻。

痛风发病多为夜间突然起病,数小时达到高峰,持续几天,常于2周内缓解,然后症状完全消失。疼痛感觉多为虫蚀样、刀割样、撕裂样痛,难以忍受。

多发于跗跖关节、踝和足跟、指、腕和肘关节。关节分布可不对称,下肢多于上肢,中轴关节受累极少见。出现在外耳的耳轮及对耳轮的痛风石具有特征性。

痛风病发的原因有哪些呢?

1、秋冬进补加剧痛风发作

在秋季进补的时候,痛风患者难免会进食到一些海鲜、动物内脏等含有高嘌呤的食物,使体内大量尿酸积攒;加之秋季天气转凉、潮湿,血尿酸更容易沉积在关节局部,就很容易诱发痛风。

2、痛风性关节炎有三怕:怕凉怕累怕熬夜。

① 怕冷:(寒性收阴、凝滞)寒冷刺激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局部血管痉挛性收缩,关节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同时血尿酸波动大,寒冷条件下更易于在局部沉积,诱发痛风。

② 怕累:(劳则气耗,水液代谢失常)过度劳累容易导致人体自主神经调节紊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嘌呤的分解和代谢,导致尿酸排泄减少;而且过度劳累还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加上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本身也容易发展出尿酸性肾结石和尿酸性肾病。

③ 怕熬夜:(阴血亏虚,心神失养)熬夜后人体负荷加重,身心负担也增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抢夺身体的控制权。造成了新陈代谢出现问题,酸性废物被释放出来,内分泌失调,导致尿酸排泄障碍,在体内积攒,引起痛风发作。

对于痛风,我们可以用中医的膏摩进行按摩,主要药材有黄芪、川芎、鸡血藤、忍冬藤、牛膝、芒硝;研磨成粉状。

工具:药粉罐以展示药罐、蜂蜜、搅拌棒及搅拌容器、保鲜膜。

做法:

1、根据疼痛部位面积,取适量药粉、蜂蜜,并按照大约1:4的比例将药粉调制成质地较稀的膏剂备用;

2、先取少量药膏涂于前臂观察约5分钟,观察有无瘙痒、明显泛红等过敏反应;

3、若无过敏现象将膏剂涂于疼痛部位中心,食指指腹适当用力将药膏按顺时针方向均匀推开,揉搓持续约5分钟;

4、药膏停留皮肤约10分钟后洗净即可。过程注意保暖,避风避冷,可用保鲜膜包裹,覆衣盖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