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老人丨贵州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创办人周步瑛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 2024-01-15 21:10

周步瑛(1885-1974),字润初,贵州省龙里县人,后定居贵阳。自幼勤奋好学,曾受教于擅长数学的黄济舟先生,由此奠定了他深厚的数学根底。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20岁的周步瑛20岁受贵州巡抚林绍年派遣赴日本留学。先入同文学校补习日语,未及1年考入东京物理学校学习。4年后,凭优异成绩毕业。

毕业回国后,清廷任他为山西某县知事,但他立志以教育救国,不愿做官,辞不就。旋往上海,与吴在渊、周昌寿、胡敦复等办大同大学。不久,周步瑛返北京任清华庚子赔款留洋预备学校教授。宣统二年(1910年),周步瑛回贵州,受聘为贵州官立中学教员。辛亥革命后,官立中学改为模范中学,他仍受聘专教数学。1921年,贵州省公署筹办贵州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委周步瑛为校长。1929年,他应老友张澜之约,受聘为四川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步瑛回到贵州,先后任贵阳师范学校和贵州大学教授。1974年3月14日,周步瑛因病逝世,终年89岁。

周步瑛为贵州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创办人,并担任该校第一校长。近10年间,他备极辛劳,为女师的发展作出贡献。开办之初,他极为重视教师的选择,认为学生学业成绩之好坏,关键系于教师之素质。于是,他延聘富有办学经验的肖协丞为教务主任,聘请教育界名流王延直、王疏农、王佩芬、王起斌、聂树楷、景方桢、邵正样、杨映阶、龚植三、严寅亮等为教师,率皆学有专长、富有教学经验之士。

周步瑛对学生爱护备至,对家境贫用的学生尤为关心。如外县来贵阳女师就读的学生,因有困难于寒暑假不能返家者,他把她们接到自己家中住宿;回乡无人接送的,他分别派人护送。他亲自拟定一系列的学习与生活管理制度,规定学生一律住校,统一服装、发式等。从而,形成了女师学生勤学、俭朴的良好校风。不仅如此,他还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应届毕业生寄以殷切的希望。在他为女师第一期同学录作序中写道:“……中外交通,文化输入,思想日新月异,潮流亦纷至沓来,能载舟亦能覆舟,可濯缨亦可濯足,身当其中者,当辨别清浊,通达事理,始能获益而不受其毒。此予所希望于诸生者三也。”字字珠玑,感人肺腑。

他知识渊博,除精通数学外,还通晓日语和英语。教学上更是语言简练,深入浅出,使学生易懂易记。如讲物理课中的重心原理时,他比喻说:“老年人为何走路要柱拐杖?是因为柱拐杖使重心落到三角形上,基底大,就不致跌倒。”他在四川大学教椭圆函授时,由于这门课难度很大,又无教材。他就自编教材,他编写的内容丰富而易懂。不仅如此,他还对四则杂题尤有研究,当时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周报》经常引用他的教材。

周步瑛虽是教育界前辈,声誉斐然,但他非常谦虚,从不自傲。1958年,他在贵大任数学系教授时,已年逾7旬,仍坚持教学和科研。

周步瑛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数以千计。

作者介绍:

蒋相浦(1918-1999),曾用名安生,贵州安龙人。曾任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贵阳市志》编纂委员会特约编纂、《贵阳市志资料研究》主编、《南明文史资料选辑》主编等职。对贵州文史研究很有见地,发表数十篇研究文章,共计10余万字。1991年,被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