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贵州 花样澎湃丨一场山水与人文交织的春日叙事
山花烂漫处,春潮涌动时。近日,澎湃新闻组织全国文旅达人来到贵州体验烂漫花海,感受花样澎湃。当镜头掠过百里杜鹃、天眼穹顶、千年侗寨……一个立体的、流动的、充满生命力的“多彩贵州”新形象愈发清晰可见。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贵州时,对贵州的旅游业发展寄予厚望,要求贵州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五天的行程中,来自全国的网络大V以年轻人的视角,深度体验着新时代贵州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轨迹。从“为一块屏,赴一座城”的越界影院,到世界级科技奇观的“中国天眼”,从黎平侗寨的千年歌声,到都匀万亩茶山的绿浪……这场春日之约,不仅串起了山水人文,更折射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贵州新风采。
在贵阳越界影城,《哪吒2》的片头音乐如潮水震撼着现场。这座拥有亚洲最宽32.16米、高18.17米的巨幕影厅,以七层楼高的视觉压迫感,将观众瞬间拉入神话世界。“除了影院的造型让人眼前一亮外,IMAX的视效和音效都非常棒!”博主@唐伯虎旅行记表示,即使坐到最后一排也能清晰捕捉到哪吒发梢跃动的火焰与混天绫划破空气的震颤,这是一次非常棒的观影体验,值得向粉丝们推荐。
夜幕下的青云市集,赛博朋克风的霓虹灯分外吸睛,吸引着现场所有达人的镜头。作为贵阳美食江湖第一站,青云市集不仅汇聚了各种美食餐饮,还是文化潮流的聚集地。既有地方传统的古朴,又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潮,还承载着贵阳的老城烟火。
豆腐丝、萝卜丝、土豆丝、莴笋丝、脆臊……在丝娃娃面前,达人们显得有些手忙脚乱。“第一次吃还是很有难度,但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嘎嘣脆的折耳根。” 博主@陈理想旅行日记笑着告诉动静记者,真正考验功力的,是最后“襁褓”的收口——既要让汤汁从顶部缓缓浸润,又不能令薄皮在中途“决堤”。
驱车前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直径500米的“中国天眼”如同一口银色巨锅静卧山坳。“那种震撼难以言表,科技让人类与宇宙的对话变得真实可感。”博主@彬彬Lucas告诉记者,抵达天眼观景台的那一刻,他非常激动,青山环抱下的FAST静静地工作着,置身现场的他仿佛能“触摸”到百亿光年外的脉冲信号。
点击上方海报回看直播【春游贵州 花样澎湃】打卡千年侗寨春日好风光↑
今年年初,侗族大歌亮相电影《哪吒2》,成为文化IP全球输出的典范,同时也掀起了网络上对贵州多彩民族文化的关注热潮。达人们伴着夜色踏入黎平肇兴侗寨,寨前广场的篝火熊熊燃烧,鼓楼飞檐下的侗族大歌宛转悠扬。在侗族男女老少的带领下,大家跳起了传统的侗族舞蹈,游客自发加入的队伍中,金发碧眼的外国面孔格外醒目。“文化自信让人们敢于展示真实自我,”博主@阿菁旅行日记说,“贵州的民族文化是世界级的,放眼全球毫不逊色。”随后的牛瘪火锅体验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黎明时分的加榜梯田,云雾在数不清的“镜面”间流转,在保留千年农耕文化的同时,农耕文明的智慧在这里被重新诠释。成为景区后的加榜梯田,梯田咖啡馆、非遗文创店等新业态孕育而生,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激发着年轻群体的共鸣。博主CITY阿祖哥:“贵州的文化活化不是复制与再造,而是在尊重的基础上,让文化自己‘生长’。”
都匀毛尖镇的茶山上,万亩茶园正吐露新绿。达人们背上竹篓体验“一芽一叶”的采摘技艺,现场学习非遗传承人的传统制茶工艺。当春茶在200℃的铁锅中翻炒,沁人茶香飘向云端。“茶旅融合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更让农耕文明有了当代表达。”数据显示,2024年都匀市累计接待游客1340万人次,印证着生态价值转化的现实成效。
在毕节百里杜鹃景区,无人机镜头下的原始杜鹃林带绵延百里,粉白相间的花海铺展成流动的油画。远眺之下,流动的游人点缀于浩瀚花海,宛如跃动的音符,谱写出一曲“人在画中行,景随步履移”的生态乐章。“这里每一朵绽放的杜鹃花都是生态文明的注脚。”博主@唐sir骑马探世界凝望花海,对着动静记者轻声感慨。
近年来,贵州文旅在全国屡屡破圈。谈及策划初衷,澎湃新闻此次活动负责人告诉动静记者,希望以此次“春游”为线索,串联起多彩贵州的春季亮点,借助文旅达人的多元视角和全网传播势能,打破传统旅游的叙事边界。“贵州不仅是‘山水大省’,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文旅融合的试验田。我们想告诉年轻人,这里不仅能触摸大自然的脉搏,更能找到生活的温度”。
参加本次活动的十位网络达人,全网粉丝累计达千万以上,通过深度的体验和采风,他们将陆续推出原创短视频产品,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分享“春光百日贵州等你”的春日限定。澎湃新闻也陆续推出了《理解贵州丨去贵州,打开春天》《打卡贵州丨为一块屏奔赴一座城》等系列原创报道以及视频、H5等多种形式的融合报道,深度解码文旅的“贵州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