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科技之星】个人展播-黔西南篇丨科技创新 巾帼风采

2024-12-19 20:07

展巾帼风采,聚科技力量

攀科技高峰,绽魅力芳华

贵州省妇女联合会&贵州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

晁忠琼

贵州省怡丰原生态茶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晁忠琼,现任贵州布依福娘茶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省怡丰原生态茶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国家高级茶艺师、国家高级茶技师、国家高级评茶师。1988年,晁忠琼选择留在家乡成为一名“茶人”。通过考试入职,先后在万亩茶场担任种植、管理、加工、审批、拼配等工作。

2014年2月,晁忠琼成立了“贵州省怡丰原生态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始规模化茶叶加工生产。为了从源头培育原生态的茶叶原料,她成立了“普安县戈汆茶叶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方式,拥有罗汉乡戈汆村茶园茶叶基地5000余亩,主要以茶叶种植和培育推广,为当地农户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提升科学种植和茶园管理,提高了茶叶质量和产量,全村辐射贫困户200多户,并将其加入合作社,常年收购茶青,提供就业岗位50名,其中就业贫困妇女23人,高龄妇女12人,平均每户月增收3000元以上。帮助农户增收致富的同时,公司也获得了经济效益。

晁忠琼用时间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成功书写出“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的致富经。截至2018年,公司提供就业岗位80多名,其中当地就业妇女51名,高龄妇女23名,带动茶农增收400余户,其中精准贫困户46户,残障人士16人。

五年内重要科技成果:

1、2022年作为主发明人,组织公司申报并获得18件实用新型专利;

2、普安夏秋季优质红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郭亚利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西南州公司

郭亚利2006年7月到贵州省烟草公司黔西南州公司工作,先后任烟叶站副站长、技术中心副主任、主任,兼职支部宣传委员、书记等,一直致力于烤烟生产技术创新与改进、成果转化、科技管理工作。

在理论上,郭亚利熟练掌握了烟叶生产专业理论知识,组织和参与年度烤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基地单元生产技术实施方案等并多次授课。在实践中,她积极参与抗春旱集雨技术、井窖移栽、双行凹垄、滴灌水肥一体化等移栽技术解决黔西南春旱无雨难栽烟问题,参与规模转化“AM真菌”“绿僵菌、白僵菌、环链菌”等绿色生防产品,形成了“以菌防病、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的“地上地下”立体生防技术组合,参与湿润托盘育苗技术参数探索验证解决壮苗培育问题,参与配方优化、油菜籽粉、甘蔗渣有机肥研发解决平衡施肥问题等。

郭亚利2023年被聘为贵州大学真菌资源研究所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校外合作导师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3次受邀于郑州烟草学院讲授《基层烟站廉洁风险防控》,牵头组织团队完成《烟草企业基层社会责任与烟站廉洁风险防控》获2019年度烟草行业网络培训课程竞赛三等奖。在成果上,作为主持人和主要参加人参与省部级、地厅级科技项目40余项,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公开发表论文9篇,参编出版专著5部(其中作为主编1部),申请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发明专利1项,获科技奖励17项,参与并获得软件著作权5件,参与企业标准制定39项。在管理上,牵头制定、修订《黔西南烟草科技管理办法》《黔西南烟草田间试验和科技平台管理办法》等制度,作为烟叶栽培、烘烤、病害工匠室的行政负责人,指导工匠室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各种科技平台的运行管理,为科技工作提供保障。

五年内重要科技成果:

1、《生物质燃料烤房供热设备研发应用》获2019年度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贵州烤烟种质创建及新品种选育研究》获2022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3、《生物质密集烤房系列标准》获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2022年度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

刘雪莲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

刘雪莲,黔西南州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眼科、教学及科研管理一线工作。2021年聘任为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第二批州管专家,国家级优秀带教老师,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编委,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青少年成长指导师、高级婚姻情感指导师。毕业后医学教育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眼科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级、省级督导专家。

五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篇,2020年7月《中国卫生产业》杂志上发表《Mini-CEX联合DOPS在外科医师培养与考核中的运用》(国家级教学论文)。培养研究生2024年《四川医学》杂志上发表《激光与抗VEGF药物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已录,修改发表中)。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一种临床眼科用冲洗装置》,目前主持开展科研项目5项。

培养研究生4人,博士1名,眼科住培医师10名,全科住培医师10。能开展眼科四级手术,擅长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的诊断及治疗。认真完成科教科各项管理工作,培养住培医师700余人,基层医师200余人,培养研究生52人,临床医学全程教学学员152人。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住培督导检查工作。指导各专业基地在省级住培临床技能比赛中,多个专业荣获“三等奖”,医院连续两年荣获“优秀组织奖”。指导眼科研究生多次获得省级病例比赛奖项。

五年内重要科技成果:

1、《眼科广域成像系统在黔西南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现状与筛查研究中的运用》第一作者;

2、《贵州省地级市住培全科基层实践基地教育培训与创新发展》第一作者;

王芬

黔西南州气象局

作为首席预报员的王芬,主要从事短期天气预报工作,把关预报预警服务工作,致力于当地预报技术方法研究,她指导发布预警800多条,对2016年2月13日寒潮天气、2017年6月底至7月初持续暴雨天气、2018年1月1-6日低温凝冻天气、2020年6月23日特大暴雨等多次重大天气作出准确预报,为减轻灾害损失发挥关键作用。

针对冬春季滇黔准静止锋背景下黔西南预报能力不足的情况,她开展可准静止锋影响黔西南精细化要素的系列研究,建立预报技术方法及气温预报模型。2020年前三季度黔西南预报预警排名全省第一,2020年暴雨预报取得突破性进展,TS评分19%,在全省排名第一,2018年、2020年综合预报准确率全省排名第三。

近五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3篇(核心13篇),参与出版论著2部。主持司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1项(省部级3项),参加司局级及以上项目10项,14次获得学术优秀论文奖。获省部级表彰4次,地厅级14次。2021年被授予 “全国气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被授予“西部优秀气象人才”称号,201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气象预报员”,2017-2023年度考核连续4年为优秀, 2016-2023高工考核连续7年评为优秀,被省气象局个人记功,选拔为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千层次人才、贵州省首席预报员、省局1112人才,被聘为县级综合气象业务答疑专家、黔西南州科技专家服务团专家、环境应急专家库专家。

五年内重要科技成果:

1、开展黔西南强降水和暴雨事件的基本特征研究,探讨暴雨与短时强降水的关系,建立黔西南特大致灾暴雨的物理量指标和天气学概念模型,建立黔西南特大暴雨的关键预报指标;

2、在贵州首次建立黑体亮温与强降水的定性定量关系,初步建立数学模型,并探索复杂下垫面可能的影响;

杨凌霄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第一中学

杨凌霄,兴义一中副校长,省总工会女工委委员,州政协常委。正高级教师、省管专家、特级教师、省政府特殊津贴、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省级名师、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省级骨干教师、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优秀班主任,获州管专家、州优秀科技人才、州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等州级表彰或荣誉9次,6次获评全国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主持的名师工作室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名师工作室、全国先进名师工作室6次、全国优秀物理名师工作室。

主持完成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5项,承担了1个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重点培育项目,研制的《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建设标准》由省教育厅公布在全省实施至今。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全国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成果特等奖4项、全国名师工作室发展建设成果一等奖2项、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名师工作室特色发展优质成果奖、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州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州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州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典型案例一等奖等近20项奖项。研究成果在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上展出2项,在近90所学校推广应用,通过州教育局行文推广20余次,还辐射到了北京、深圳、西安、山东、内蒙、四川、广东、广西、海南、浙江、山西等省外16个地区,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做了30余次公开交流展示;发表18篇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授权专利5个,出版著作5部;开发微课程94个,开发实验器材83套。

她辅导的教师主持省级以上课题结题20余个,获全国、省、州成果奖,在教学技能、优质课大赛等各级各类比赛中均能拿到头奖,获得60余项奖项。辅导的学生在竞赛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国家级、省、州级一、二等奖上百人次。

五年内重要科技成果:

1、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发展高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简明悟理”课堂实践》;

2、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CIS理论下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研究》获全国名师工作室特色发展优质成果奖、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3、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物理“学习型”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获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张梦

贵州省晴隆县气象局

张梦2017年12月进入贵州省晴隆县气象局工作,主要从事综合气象业务。她在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担任县气象台负责人,指导新进业务员4人学习观测、预报预警服务、报表制作等综合气象业务。在从事综合业务工作期间,多次值守重大灾害性天气,始终坚持“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天气过程不放过”的服务理念,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及时将各类预报预警信息及时报送至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适时开展“三个叫应”服务工作,服务效益较好,赢得上级部门的认可。

她入职以来,共获得8次县处级以上表彰,其中获得全省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1次、全省气象部门业务服务尖兵1次、全州气象部门事业单位个人嘉奖1次,年度考核优秀1次,获得全省业务学习通报表扬3次,全州业务学习通报表扬1次。发表论文共4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第三作者1篇,第四作者1篇。主持科研项目1个(县处级),参与1个(地厅级),参与完成技术报告撰写4篇。

五年内重要科技成果:

1、2021.06-2022.06主持并完成《晴隆气候变化对百香果品质影响的研究与分析》项目;

2、2020年08月,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浅析生态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的需求与对策》。

郑丽波

兴义市人民医院

郑丽波,布依族,现任民盟黔西南州委副主委、民盟兴义市工委主委、兴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她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三十余载,期间带领团队创建全州首家“爱婴医院”,并在全省率先实施悬吊式腹腔镜手术,赢得广泛认可。2014年成立“产前筛查中心”,提供产前咨询、遗传性疾病预防教育等服务,助力降低出生缺陷。2015年,她又引领建立了黔西南州首个产后康复中心,填补地区空白。面对不孕症患者的就医难题,她勇担责任,于2016年在医院设立生殖医学中心,成为当地首家可开展夫精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高端辅助生殖技术的机构。

郑丽波作为学科带头人,积极推动妇产科学术研究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带领团队攻克疑难杂症,提升诊疗水平。先后承担了《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价值》《悬吊式腹腔镜在妇科卵巢囊肿手术中的应用》《“人本位护理”在县市级医院实施的效果评价》等多项科研项目。同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专业文章:如《悬吊式与气腹法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比较研究》《免气腹单孔法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108例报道》《宫颈液基细胞筛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等。

2018年起,郑丽波分管科研教学工作,通过引入外部培训、派出骨干教师深造等方式提升师资教学能力。在团队努力下,年度住培学员结业通过率高达96.6%,其经验在全省住培基地管理培训会上分享。2022年,多项科研课题顺利完成,基础实验室工作在州内首开先河,万峰林基础实验室建成并开展实验。在她的领导下,产科获得多项荣誉,如黔西南州“青年文明号”、贵州省“五一巾帼标兵岗”、贵州省“工人先锋号”等。

五年内重要科技成果:

1、主持并全程参与项目《0SCE 在本科医学生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应用与实践》;

2、指导团队创作科普视频《解密行动识胃反》,并被州科技局推荐参加贵州省科普大赛。

周丽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周丽,中共党员,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生物与化学学院教授,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理事,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会员,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黔西南州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黔西南州科技专家服务团专家、贵州省古树名木大树专家库专家,贵州省科技厅省级科技特派员(2022-2023年、2024-2026年)。

任教20多年来,她始终奋斗在教学、科研和科普第一线,2011年获贵州省"第四届高校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2013年获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首届"教学名师"称号、2013年获黔西南州"最美教师"荣誉称号,2015年入选贵州省2014年度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千"层次人才、2019年获黔西南州优秀教师称号。

长期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坚持开展本地资源植物的野外考察、引种驯化、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在兰科濒危植物资源保育、特色资源植物评价、繁育、离体保存和种质资源创新方面有所专长,紧紧围绕黔西南兰科植物产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坚持不懈地开展兰科植物保育生物学研究、生物技术研究和新品种培育。主持完成科技厅和省教育厅项目6项;指导学生完成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项(国家级3项、省级2项);发表科研论文23篇,其中14篇为核心期刊;申请专利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

于2022年参加入了科技特派员队伍,先后定点服务了兴义市仓更镇、白碗窑镇、捧乍镇、桔山街道办、万峰林街道办,在服务地开展中药材育苗栽培加工、花卉品质提升、农业生产等技术指导服务。

五年内重要科技成果:

1、《黔西南州几种特色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获黔西南州科技进步一等奖;

2、《中国特色兰科植物保育与种质创新及产业化关键技术》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兜兰属植物保育及种质创新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获第十四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