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建功,强国有我”系列宣传【视频第六期】——黔东南州三穗县武笔街道彩虹社区【同心掬得满庭芳,“易地”花开别样红】
努力自强,独立奉献
热爱祖国,敬业爱岗
贵州省妇女联合会
贵州广播电视台音乐事业部
共同策划——
“巾帼建功 强国有我”
贵州省城乡妇女
岗位建功先进典型系列推荐
展现“新时代女性风采”
今日推荐
全国巾帼文明岗
黔东南州三穗县武笔街道彩虹社区
↑↑↑↑↑
点击观看视频
彩虹社区俯瞰图
彩虹社区成立于2018年12月,为三穗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辖区面积29.38万平方米,共安置搬迁群众2406户10268人。彩虹社区现有干部职工30人,其中女性职工21人。自彩虹社区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关怀下,彩虹社区全体女性干部职工踏实苦干、同心同向、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奋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助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坚决打好疫情防控保卫战,充分展现了贵州妇女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帮残疾人整理家务
暖心窗口,手勤办实事,热心解民忧。
为方便搬迁群众办理业务,彩虹社区设有党建、就业、民政等6个便民服务窗口。“您好、慢走、不客气”是她们上班时说的最多的话语。窗口工作,每天都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她们始终保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耐心地与群众沟通、交流,及时办结业务,把各项惠民政策给群众讲清讲透,协调处理好群众来电、来访问题,热心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实事,坚决不当“二传手”“甩手掌柜”,塑造了良好的窗口形象。去医院照顾生病的孤寡老人
培训就业,用心搭平台,带贫促增收。
为帮助搬迁群众增收致富,她们多方位搭建就业平台,2019年以来,开办厨师、竹编、家政服务等36个就业技能培训班,培训贫困劳动力共2209余人。积极与企业沟通协调,带动群众到县内或赴杭州等地就业。依托社区3个就业扶贫车间,引进园区企业入驻,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和扶贫专岗,吸纳搬迁群众小区内就业,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目前,彩虹社区就业2292户4955人,全面实现有劳动力家庭至少有1人以上稳定就业。入户走访办理业务
爱心陪伴,大手牵小手,温情助成长。
为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自2019年以来,她们每个季度都为生日是当季度的社区留守儿童举办一次集体生日会活动,通过主题教育、团队游戏、才艺表演等系列的活动,促进留守儿童阳光成长。她们还利用社区益童乐园开设“爱心课堂”,每天下午为放学后的社区儿童提供课业辅导、交流陪伴、文娱活动等服务,一方面解决家长下班时间与孩子放学时间不同步,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难题,另一方面促进儿童培养兴趣爱好、养成良好习惯。在孩子们口中,她们是亲昵的“姐姐”。
走家串户,伴留守老人,助幸福享老。
为深刻践行“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善老、孝老文化精神,她们积极探索,自2019年来,她们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联合高校毕业生、服务志愿者构建“妈妈帮”“巾帼队”“红马甲”等5支志愿队伍,创新开展居家养老、日间照料和“嵌入式”上门服务,探索建立“多对一”包保体系,每月至少走访4次以上,为老人提供“生活用品帮带、日常家务帮做、户外活动帮陪”的“三帮”服务,有效解决部分老年人“情况无人问、家务无人帮、出行无人看”的“三无”难题。协调资源开展“健康大讲堂”、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公益义诊”等活动27场,服务老年人2640余人次。针对孤寡、独居、高龄老人,推行“统一管理+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的运行模式和“互助+自助+共助”的服务方式,率先开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推出吐纳、八段锦、太极拳等健康养生项目;互动交友、听书识字、新闻点播等社区活动项目,由社区主导,老人自发组织,持续开展敞心扉、晒特长、防诈骗为主题的交友活动,着力解开部分老人“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愁”的养老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