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地发布放假通知:连休3天,不调休!网友:太羡慕了~

动静贵州 | 2023-11-14 12:26

告诉你

你的思想很危险

十分危险

今年假期都休完了

心里没点数儿吗

距离下个假期元旦还要等1个多月

但是作为一个贵州人

小编负责的告诉大家

然而贵州有些地方

还有好几天假

让小编实名羡慕了

黔东南州发布

最新放假通知

下周一(11月20日)放假!

我懂,不辛苦,命苦

因为周日(11月19日)是苗年,根据《条例》关于“自治州成立纪念日、苗年或者侗年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的规定。11月20日(星期一)放假,共1天。

除了苗年,接下来黔东南人还有1个专属假期——侗年!2023年12月13日(农历十一月初一,星期三)放假,共1天。

怎么样

有你可以放的假吗?

意外惊喜开心(羡慕嫉妒恨)吗?

贵州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节日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对于贵州各地区

都有一些专属的假期

苗族的“鼓藏节”“苗年”“姊妹节”

布依族的“查白歌节”;侗族的“歌酒节”

彝族的“赛马节”“火把节”

土家族和仡佬族的“吃新节”

水族的“端节”“卯节”

……

黔南

苗族传统节日(农历四月初八,公历5月26日):5月26日(星期五)放假,与周末连休。

布依族传统节日(农历六月初六,公历7月23日):7月22日(星期六)至7月24日(星期一)放假调休。

黔南州庆:8月7日(星期一)、8月8日(星期二)放假,与周末连休。

黔西南

黔西南州庆:4月28日、5月4日放假。

“六月六”:7月23日(星期日,农历六月初六)放假,7月24日(星期一)补休。

“八月八”:9月22日(星期五,农历八月初八)放假。

苗 年

苗族春节就是苗家人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节日——苗年。在贵州,你可以选择去雷山、西江千户苗寨、丹寨、台江等地,感受一把沉浸式的苗年体验。

各地过苗年的日期不尽相同,但大多集中在农历十月,周期可长达一个月。无论你选择在哪个地方过苗年,当地村村寨寨都是盛宴的天地、歌舞的海洋,可以品尝到苗家儿女们精心准备的长桌宴,迎宾酒,听悠扬的芦笙曲,赏优美的舞姿……

作为苗年节的重头戏,服饰展演和巡游展示绝对是最惊艳的环节。在巡游的队伍里,穿戴在身上的近千余个银晃晃的大银角和闪闪发光的盛装银饰片,让你满眼都是震撼壮观的“银山银海”。

你还可以和村民们一起,下田摸鱼、烧水杀猪、打糍粑,感受一把苗家人的欢乐生活,尤其值得体验一回苗族盛装长桌宴,一定让你一生难忘,来了还想来。

苗族姊妹节

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台江县申报的苗族姊妹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农历三月十五至三月十七是台江县施洞苗寨的姊妹节,这一天,出嫁的妇女纷纷回到娘家团聚,青年男女相亲、对歌,大家都穿上最隆重的衣服,戴上最华丽的首饰。节日当天,妇女们要吃一种五颜六色的糯米做成的“姊妹饭”,这种饭是用姑娘们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吃姊妹饭是过姊妹节最重要的传统。

除此之外,节日里还有热闹的斗牛场面和“游方”活动。现在的姊妹节已成为台江县非常重要的节日,台江县内各支系的苗族过姊妹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大都在正月至五月间,活动的主会场设在老屯、偏寨、施洞、县城等地方,最具代表性的是施洞地区的姊妹节。届时将展开各种活动,如:苗族盛装迎宾、姊妹节传统民俗活动、盛装游演、开幕式、千人盛装踩鼓、清水江之夜篝火晚会等。

查白歌节

查白歌节是为纪念古时当地一对为民除害与抗暴殉情的男女青年查郎、白妹而得名,节期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届时有周围10多个县乃至云南、广西的各族群众数万人参加,规模可谓盛大。

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赛歌,白天在歌场赛,晚上到住户的院里或屋中唱,主人供给“花米饭”(染成五色的糯米饭)和“茶水”(实际上是米酒,布依人习惯以酒代茶待客),认亲访友,吃汤锅。

近年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节日游乐外,还增加了旅游购物的内容。总之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过了今年,又盼来年。

水族端节

从8月庆祝到10月、节日时间长达49天、有着“世界最长的节日” 称号。

每到端节期间,三都水族的各个山寨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家家户户将房前屋后卫生打扫干净,忙于杀猪宰鸭,磨豆腐,开塘捉鱼等等,一片繁忙,非常热闹。

端节最有意思的是“恳端”,就是从寨头到寨尾一家一户串门过节,人们相互串门吆喝着吃起团圆饭,喝着自酿米酒,从一家到另外一家。水族人非常好客,端节期间不管你是不是亲友,只要到家里就都是客人,都会受到热情接待,大家开怀痛饮、尽兴方休。

在三都过端节,还能体验赛马、捉鱼、唱山歌比赛等等,绝对原生态的民俗活动,好玩到停不下来。端节期间,餐桌上自然少不了本地特色美食,韭菜包鱼、腊肉、蒸肉、粉肠、猪肝、猪血、糯米饭……每一盘都是浓浓的端味儿。

仡佬族吃新节

吃新节俗称“尝新节”,是仡佬族极为盛行的传统节日,各地仡佬族均过,时间不一,多在农历七月初七举行,有少数地区在农历六月初六。内容大同小异,是仡佬族比较重视的节日。

孟秋季节,繁忙的农田管理基本结束,作物初熟、丰收在望,仡佬族人认为,这是天地、祖宗保佑的结果,所以新粮一熟就怀着喜悦感激之情,迎请天地与祖宗尝新,这就是仡佬族“吃新节”的由来。

节日这天,家家户户买肉打酒、杀鸡宰羊,邀请八方宾朋、左邻右舍,用摘来的新鲜食材制作食物,共同吃新尝新,并在寨老的带领下进行祭祖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彝族火把节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同胞都要举行盛大的火把节。青年男女用咂酒、水花酒招待客人,在唢呐,月琴等乐器的伴奏下,人们围着篝火边唱边跳,欢度节日。所有活动均在篝火旁,月色中举行,所以又称为“晒月亮”。

节庆期间,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或到村寨田间,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彝家人以松木为炬,高达丈余,称为“火把”。当夜幕低垂之时,彝家山寨一片热气腾腾,各寨的火把相映争辉,照得夜空一片火红,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手拉手、心相连,跳起“阿妹戚托”舞蹈,共同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国泰民安,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三月三节

“三月三”是布依族传统的民族节日,各家各户都要集款集粮,煮酒买肉聚餐。以祭祀社神和给自己祖先扫墓为主要形式,前后持续时间达三十天之久。这实际是整个村寨的一次群众集会。

布依族“三月三”具有宗教文化、感恩文化、枫香文化的内容,每家都做五彩的花米饭来祭祀社神和先祖,通过“扫墓挂青”来感恩自然、祖先和社会,体现民族的团结友爱的精神。 

“六月六”歌节

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视这个节日,有过“小年”之称。

布依“三月三”基调是肃静沉稳;“六月六”则是浓烈奔放,这可能与布依“过年心思虑,过‘六月六’心开怀”的谚语有关。因为过年就意味着新一年劳作、耕耘即将开始,而“六月六”则是丰收在望、前景广阔,是值得大欢大庆的日子。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贵阳市及邻县成千上万的布依族群众便要集于风景秀丽的花溪河畔,穿密林,绕花间,乘游船,吹木叶,唱山歌,尽情欢度佳节。男女借机向意中人表达爱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