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者|《超能教室》论语里的交友观、理想观
点击以上音频收听节目
《论语》中记录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大到一个国家的治理、小到一个人的理想和对事的态度,其实最终的都是引导人们真正建立起有价值的人生。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付华丽老师和吴雨恩琪同学共同探讨书中经典,领略字间真谛。
一阳老师:“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所谓君子之风。那么关于“君子”一词,你还能想到什么吗?
吴雨恩琪:老师,我想到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就要像这句话一样,要懂得分辨君子和小人。
一阳老师:这个答案真不错,在刚才的句子里啊,我们提到和而不同。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那么恩琪,你对交朋友这件事有什么想法呢?
吴雨恩琪:《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就是典型的笃诚守信,我们家有一条家训,做事先做人。我觉得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先做一个诚信的人,交朋友也是,对朋友真诚,朋友也会对你真诚。正如那句话:“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一阳老师:没错,在现实生活中,诚实守信是十分重要的,无诚则无德,无信事难成。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之道。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恩琪,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吴雨恩琪:老师,这句话里面提到有三种有益的朋友,还有三种有损的朋友。我认为我们要交正直的朋友,他们为人真诚,刚正不阿,他们会在我们犹豫不决或胆小怕事时,给我们勇气,并帮助我们下定决心;我们还要交一个诚实的朋友,这种朋友他们为人诚恳,我们不用担心被他算计;还要再交一个见多识广的朋友,他会从他的经验中给我们好的建议,我们和这样的朋友在一起也会得到提升。而不能交只会拍马屁的朋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朋友、爱花言巧语的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三种朋友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
一阳老师:嗯,恩琪说得很对。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在我们的一生里无数次和别人擦身而过,如何擦亮眼睛交到好的朋友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交友观,才能促进彼此的成长、共同进步。
吴雨恩琪:嗯嗯,老师说的,我很有感悟。就像我们班有个同学虽然成绩上弱了一些,但在他的爱好方面却非常有天赋,并且性格非常坚定、独立,我认为这是他身上一个很好的优点,我也会向他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以后在交朋友的时候,也能想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来鞭策自己,取长补短,不断地完善自己。
一阳老师:嗯,和恩琪交流了这么多,相信你对交友也有了新的感悟,朋友是一面镜子,在互相地交流中共同进步。恩琪要一直秉持正确的交友观在以后的生活中收获一段珍贵的友谊。
一阳老师:《论语》中有句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那么你对于理想是怎么看待的?
吴雨恩琪:我喜爱文学创作,在未来可能会向文学方向靠近吧,但是我目前对理想的理解并不是很明晰。
一阳老师:路要一步一步走才会踏实。理想的确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一起来探究好吗?《论语》中记载“君子以大道为志向,以德行为根基,以仁爱为依托,以六艺为修养”。那么恩琪,在你阅读过的《论语》篇章里有哪些关于理想的故事吗?
吴雨恩琪:我曾在《论语》里看到了一则《师生论志》的故事,是孔子和四位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谈一谈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听完子路、冉有、公西华的理想之后,孔子却并不满意,只有曾皙说了他的理想,孔子表示十分支持。
一阳老师:嗯,那么恩琪你有思考过为什么只有曾皙的理想得到了孔子的肯定吗?
吴雨恩琪:嗯,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会对自己有不同的期望,在他们四人里,只有曾皙是立足于现实,从自己的能力去考虑未来。
一阳老师:很好,我们知道孔子的学说立论根本是立德,立德的根本是修已,而事业是修己之末。曾皙所表达的是活泼的生活态度,只有内心坦荡的人才有如此表现。对于理想来说更重要的其实是注重自己内心的感悟,考验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
吴雨恩琪:我好像对理想的认知又进了一步,好的,一阳老师,我会在以后的道路中追随自己的信念,勇敢且坚定地走下去。
一阳老师:嗯,老师相信你。
诵读《论语》,领略经典。《论语》就像柔和的微风和清澈的泉水,拂去内里的杂尘,洗涤灵魂的浮躁,浸润心中的净土。“岁月流转,初心如磐”,在如今纷杂吵嚷的世界之中,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一个孵化自己心灵的乐土,而《论语》的意义就在于让人们在圣贤的引领和照耀下踏上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