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包”您想不到的幸福车间

贵州新闻联播 | 2021-05-24 08:25

贵州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将提高城镇的吸引力、承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作为重要突破口。在黔西南州普安县茶源街道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各类产业扶贫车间在安置点上茁壮“生长”着,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安稳就业,也为城镇的发展带来了新动能。

记者石璐

记者石璐走进了普安县茶源街道的扶贫车间探访:“现在我手上的这款指纹包,就是普安县才华实业有限公司手袋厂的产品。这些产品,全部出自当地的易地扶贫搬迁户之手。公司挑选出了十多名手艺最精湛的工人,在一个多月的培训后,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生产技术。目前,这款指纹包也拿到了品牌专利,已经被预定了3万多个。当然,这里的包除了‘科技感’,女孩子们关心的‘时尚感’也一直在线。公司生产的一款当季新品即将登陆美国的大型超市。”

普安县茶源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 于环

普安县茶源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于环告诉记者:“听说这个包能卖到国外去。我一天最多可以做三四百个包,一个月收入5千多块。”

2016年,一万多名贫困户搬进了这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但是安居了,又要怎么让大家乐业呢?当地政府带队到广东招商,引进了一些沿海企业,也带回了一批从普安出去创业的企业家,利用引回这帮能人,也引回他们积累的资源和技术,为这个工业园区注入了生命力。此次记者探访的手袋厂,看准的就是国际市场。现在工厂里少数民族妇女们生产的产品出口率达到99%以上。稳定的订单量也为大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200多名工人中,最多的一个月能拿到一万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企业还有一个“大目标”,就是抓紧推进全产业链的本地布局。

普安县才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孔才

普安县才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孔才告诉记者:“我们去年的产值已经达到了1.5亿元左右,今年的标准是进一步扩大产业链,和当地政府一起去东莞招商,在原材料这块补足我们的短板。把设计团队、销售团队都要转移到普安来,往集团和上市方向发展。”

就在这段时间,来自东莞市的企业协会已经前来考察,成员中不少都是来自五金、布料、拉链等原材料生产商。落户在此,除了能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外,也将为园区再增加1100多个就业岗位,产值预计增加2.7亿元。

东莞市寮步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 马庆文

东莞市寮步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马庆文说:“这一次我跟29家委员企业一起来到普安考察,这里的规模跟我们做了几十年的手袋厂一样,都非常成熟。回去以后我们会同所有的企业一起再探讨一下,希望可以来到贵州找到新的商机。”

站在安置点的最高点,可以在群山之中俯瞰9个扶贫车间的全貌,鞋子、手袋、玩具,形形色色的产业正在蓬勃生长,为430多名老百姓提供着安稳的就业岗位。今年,普安县还将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精准配套服务,新引进项目45个以上,新增投产项目30个以上,为城镇的加速发展、百姓的安居乐业开拓更大的空间、注入更多的活力。

普安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 孔娟

普安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孔娟说:“我们四月份带队到深圳去招商,其中有一个项目可以解决500人的用工需求,重点就落在易地扶贫安置点。接下来我们重点招商引资放在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引进一批优强企业,努力打造工业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