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异地用警重点严查农村交通违法!
2月17日,毕节市公安局印发《全市公安机关道路交通安全突出风险隐患集中整治行动方案》,在全市部署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突出风险隐患集中整治行动,全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特别提醒,此次集中整治期间,除各地深化打击整治外,市公安局、各县(市、区)公安局还成立执法“小分队”,采取异地用警方式,深入全市交通事故高发、违法突出、秩序混乱的乡镇、路段开展巡回机动执法和突击整治。
具体部署情况
整治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5月31日。
整治重点
“四类重点道路”:国省县道穿村过镇路段,城乡道路市集市场、医院、学校、工厂、农业基地、商业街等交通吸引点,城中村周边道路,进出城、出村入寨重点路口等。
“九类重点车型”:“两客一危一货一网”、二三轮摩托车(含电动车)、低速货车、拖拉机,以及近年来肇事率较高的轻型货车等。
“八类重点违法”:酒驾醉驾,无证驾驶,不按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二三轮摩托车(含电动车)违法搭乘多人,非法改装,驾乘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头盔,轻型货车、低速货车及拖拉机违法载人,中型以上载货汽车严重超载等。
“三类重点时段”:群众外出务工、学生开学、春耕春种及清明、五一假期等群众集中出行重要节点,全国“两会”、百里杜鹃旅游季、赫章及纳雍等地樱桃节等重大活动期间,周末、“一早一晚”学生上下学及工农业生产活动集中上下工的重点时段。
整治措施
数据牵引实战。依托大数据分析研判,将警力、装备最大限度投向路面,在秩序混乱、事故多发的重点路段、时段增设临时执勤点,点线面相结合,网上网下并重开展整治。开展错时勤务,把警力向“一早一晚”“周末”等事故高发重点时段调整,并向乡镇、村组延伸,加强辖区所有村寨执法管控力度。
重拳打击整治。采取“异地用警”“小分队执法”等方式,紧盯“四类重点道路”“九类重点车型”“八类重点违法”“三类重点时段”开展执法整治。每周部署开展“统一行动日”集中严查重点车辆和重点违法。将二三轮摩托车(含电动车)作为集中整治行动的重中之重,对存在搭乘多人、未戴安全头盔的,逢车必查,及时消除隐患,开展现场多形式宣传警示教育,形成严打高压态势。
科技赋能增效。依托科技赋能,加大超限超载、疲劳驾驶、超员载客、高频次长距离行驶、脱保脱检、驾驶人准驾失格等重点隐患车辆预警查缉。加大农村重点公路沿线、重点村口、镇口、场点周边整治。
规模集群作战。将执法队伍、宣传队伍、送考送证送牌下乡服务队伍“三支队伍”整合起来,坚持以打开路、宣传助势、服务跟进,深化重点区域综合整治,提升行动质效。提升摩托车上牌投保率、驾驶人持证率和驾乘人员头盔佩戴率,全力压降摩托车交通事故风险。
精准宣传警示。协调各类新闻媒体跟进加大整治宣传报道,强化现场违法警示教育、深入开展进农村等交通安全宣传,强化教育警示,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