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健之声丨乡村医生有尊严 百姓健康有保障——麻江县探索村医“员额制”改革观察

大健康事业部转载自贵州健康报 | 2023-04-14 11:21

“以前,干我们这行确实困难。2016年以前,我每个月基本工资才1000多元,根本不够一家老小的生活支出。”谈起这些年的变化,麻江县贤昌村卫生室40岁的乡村医生赵明阶依然记忆犹新。

2014年,学医的赵明阶回到家乡,成为了贤昌村卫生室的一名聘用医生,当时赵明阶的工资并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农忙时节还得回家帮妻子一起干农活。

赵明阶待遇的改变,得益于麻江县对乡村医生管理的改革。2017年,麻江县在贵州率先实施乡村一体化乡村医生“员额制”管理改革,赵明阶考入贤昌村卫生室,成为一名“员额制”医生。

现如今,在赵明阶的收入结构里,除了2000元的基本工资,还有各类补助、奖励,每个月加起来总共有5000多元。

与赵明阶待遇一起改变的,还有就医环境。2017年,贤昌村卫生室进行了提质升档改造建设,改造后的卫生室整体布局焕然一新,功能分区更加明确,治疗室、药房、中医诊疗室等功能科室规范有序。

在麻江县,与赵明阶一样,活跃在全县的乡村医生共有85人。他们共同扎牢了基层医疗网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乡村医生,他们是我国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中最基层的“健康守门人”,长期扎根农村,为守护农民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执业资格、资质认定等问题,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曾长期困扰着以赵明阶为代表的乡村医生群体。

麻江县在全省率先推出乡村医生“员额制”改革,同步实施村卫生室法人制度,明确乡镇卫生院副院长为村卫生室的法定代表人,将村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独立科室上划乡镇卫生院管理,并按照统一人员配置管理、统一工资福利待遇、统一资产财务管理、统一药品设备设施管理、统一机构设置和建设、统一行政管理、统一业务管理和服务、统一绩效考核的“八统一”模式强化村卫生室监管,逐步实现乡村一体化。

“通过改革,彻底改变全县村卫生室属性不清、保障不一的状况,真正让村卫生室回归公益性。”麻江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文霞介绍说,改革后,乡村医生由原来的“乡管、乡聘、村用”,改为由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聘任,作为乡镇卫生院编制外人员进行管理、使用。按照核定的乡村医生“员额”数,实行“双向选择”,通过公开竞聘、择优聘任“员额制”乡村医生。

74岁的贤昌村村民王枝秀告诉记者:“我年纪大了,经常生病,去县城看病不方便,我都是来村卫生室找赵医生,赵医生的医术很好,也很关心我们”。

与此同时,麻江县还建立了乡村医生人才培养机制和奖励激励机制。明确乡村医生通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乡镇级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人员,由县财政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2000元补助;每年在乡镇事业单位招聘中拿出一定比例的招聘名额面向全县在岗乡村医生进行招聘。目前,共有15名在岗乡村医生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进入乡镇卫生院队伍。

麻江县的改革探索,在贵州并非个案。在省级层面,贵州持续加大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力度。

近年来,贵州先后实施一系列卫生健康强基层重大举措,确保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个卫生室,每个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村医。2022年,贵州为每名村医每月再增加200元补助,为村卫生室配齐必要的设施设备。通过配置智能一体化诊疗设备、建立省级的村卫生室业务管理系统、探索远程医疗延伸到村等手段,推进实现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便捷化、智能化。

我省还鼓励和允许具有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相关医学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积极引导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卫生健康事业。项目实施以来,全省共招录“免试注册”乡村医生978人。

只有让乡村医生有尊严,农村地区居民健康才能有保障。伴随着贵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系列举措的深入实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乡村医生的执业环境会更好,农村百姓的健康会得到更好的保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健康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