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消防救援支队举行改革转制四周年暨“119消防宣传月”新闻发布会
为全面展现黔南州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四年来的建设成果,介绍以“抓消防安全,保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119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11月9日,黔南州消防救援支队在都匀举行新闻发布会。黔南州消防救援支队党委书记、政治委员罗时照,副支队长黄刚、张雷,政治部主任王玉磊出席会议,本次发布会由黔南州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科副科长汪洋主持。
黔南州消防救援支队党委书记、政治委员罗时照
副支队长黄刚
副支队长张雷
政治部主任 王玉磊
发布会现场
罗时照表示,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标志着一支全新的队伍正式开门立户、举旗定向、踏上新的征程。改革转制四年来,黔南消防救援队伍紧紧围绕“党建带队建、队建促工作、工作上台阶”的抓建思路,忠实履行“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神圣使命,坚决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和省消防救援总队党委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队伍转型升级、固本拓新,出色完成了重大节庆活动消防安保和各类急难险重任务,黔南消防救援事业改革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队伍面貌焕然一新,消防治理水平明显增强,队伍攻坚打赢能力显著提升,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罗时照介绍,在队伍建设方面,黔南支队按照“两严两准”建队标准,深入开展了“六问六破六变”大讨论和“四个一”强能工程,精心打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黔之蓝·新思享”通识教育品牌,真正以思想之变催生作风之变、能力之变、形象之变。四年来,黔南州消防救援队伍先后有70个集体、550名指战员受到各级表彰,黔南支队被评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教育整训先进支队,多次被总队表彰为先进党委班子、目标绩效、执法质量、实战练兵先进支队,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模范、中国消防忠诚卫士、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一批先进个人,“红门工匠”鲁文贵先后2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
在消防治理水平建设方面,黔南支队不断深化消防安全责任制,完善政府考核、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全面实行“1+N”部门联合监管,打牢责任链条,将消防安全责任从“顶端设计”传递到“末端执行”。推动出台黔南州消防救援事业高质量发展“1+4”方案,会同多部门联合制定执纪协作、消防审验“五同时、五分离”、行刑结合、派出所监管等工作制度,建立“社区吹哨、部门集合、单位自主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政府、行业、单位、群众“四位一体”的消防安全治理新格局初步形成。
在队伍攻坚打赢能力提升方面,黔南支队紧紧围绕州情、灾情特点,立足“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组建了化工、地震、山岳、水域、隧道交通、高层、大跨度空间、地下建筑等8支专业队,建成了16支消防“快反”分队,建立了灭火救援等级调派制度,集中优势兵力装备立体作战,确保灭火救援快速高效。
在基层夯实方面,黔南支队始终紧贴事业发展需要,在完成“十三五”期间消防发展规划目标的基础上,聚力在顶层规划、队站装备、战勤保障上求突破,推动出台《黔南州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与黔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消防救援体系。
在发布会上记者还了解到,四年来,全州各级消防部门共检查单位8.98万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8.46万处,重大消防安全风险逐步化解,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四年来,全州消防救援队伍接处警9000余起,出动警力6.98万人次、车辆1.38万辆次,营救疏散被困遇险群众4350人,保护财产价值近10亿元,圆满完成了抗洪抢险、抗旱保民生以及大型节庆活动消防安保,成功处置了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四年来,黔南州建成了86支乡镇专职消防队和1031个微型消防站,全面打通了城乡火灾防控最后一公里。同时,黔南州综合训练基地、黔东战勤保障基地、特勤消防站、都匀、独山、三都等6个队站先后投入使用,黔东片区应急物资3小时保障圈基本形成。
这一串串的数字和成绩展现出黔南州消防救援支队在应急救援指挥体制机制、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处置能力、消防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成就斐然,全州消防救援事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11月9日是第31个全国消防日,黔南州消防救援支队全面拉开了消防宣传月的序幕,副支队长张雷给记者详细介绍了消防宣传月黔南州将开展的系列活动情况。
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日报、多彩贵州网、贵阳晚报、黔南日报、黔南广播电视台、黔南热线等省市级主流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并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