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路开街焕发新活力 贵阳又添新打卡地
贵阳市云岩区太平路潮汇街区于今日(1月26日)正式开街,历经9年系统整治的贵阳贯城河也将首次揭盖182米河道,宣告复涌。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背景
据了解,去年以来,围绕“城市核心、老城灵魂、文化高地、精神家园”功能定位,贵阳市云岩区坚持高规格推动、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智能呈现、高效能运营,大力推进“一河一道一片”项目建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人文内涵,推动历史与未来交融、传统与现代辉映,共谋划项目22个,已启动17个。其中:“一河”项目9个(已启动7个);“一道”项目7个(已启动4个);“一片”项目6个(已全部启动)。
太平路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是“一河”的首开项目。它既是贵阳贵阳构建城市文脉体系的文化工程,也是优化城市品质、提升经济能级的民生工程。
(项目改造前)
(二)项目概况
太平路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于2023年3月启动,总用地面积4.59公顷,涉及太平路、大同街、龙井巷、沙井巷、贡院巷等区域,包含河道揭盖、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商业街区打造、历史文化挖掘。
项目通过改造“一河两地五桥五街”,焕发太平路新的生命力。“一河”指贯城河城市水脉景观。“两地”是指太平商业高地、贡院文化高地。“五桥”是指北门桥、玉带桥、龙井桥、月亮桥、太平桥。“五街”是指大同街、沙井街、龙井路、太平路、贡院。
(项目施工中)
(三)项目做法
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始终秉持以市场逻辑为遵循、以文化赋能为引领,全力做好项目规划建设。
太平路是贵阳第一个由市民自发形成的后备箱集市,是群众首创精神引领下的网红街区。在街区改造中,尊重首创、延续首创,保留延续原有业态,坚持原有潮流调性,升级硬件基础。
文化是太平路最重的底色、最大的特色。在项目建设中,抓好文化挖掘、文化呈现、文化赋能,组织专家开展论证,系统梳理贡院文化、商贸文化、市井文化,因地制宜彰显文化元素,展示文化遗址、文化名人、文化故事。
在项目建设中,坚持运营前置、系统设计、流量思维导向,以商业运营倒推街区规划设计,系统规划建筑、道路、片区改造,创新体验场景,丰富街区业态。
(项目施工中)
二、贯城河揭盖复涌
(一)河流概况
贯城河是南明河的重要支流,发源于贵阳市北郊唐家山,流经洪边门、喷水池、大十字等重要路段和传统商业聚集区,在博爱路六洞桥处汇入南明河。全长7.5公里,流域面积21.3平方公里,核心段长3.3公里。其中,盖板总长2708米,占河道总长82.1%,开敞河道总长592米。
2023年3月,云岩启动太平路项目建设,“一河”项目逐步推进;2024年1月,完成贯城河(太平路段)182米的河道复涌揭盖。
(太平路段贯城河施工中)
三、商业街区运营
(一)商业定位方面
通过“留、改、拆、建”,打造太平路潮汇街区,对太平路商业进行整体定位、重新招商实现商业业态提质升级,通过“产业创新、场景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以主理人品牌及首进品牌为引领,打造多元、复合、艺术、潮酷、时尚的多元化、体验式商业地标。
(项目施工中)
(二)产业布局方面
太平路潮汇街区重点打造了“一街一场一星一眼”。
“一街”——“北门水街”。注重品质、品位、品相的协调,在沿河的商业布局中,一方面引进了一批烟火气、潮流范、文化味共融共生的新消费品牌。
“一场”——第九街区广场。引进贵州首个策展型商业体——玖仓综合体。
“一星”——太平之星。通过微更新的方式,在上方修建了一个穹顶,将原有杂乱的建筑化零为整,夜晚通过光影效果,打造“满天星斗落太平”网红街区。
“一眼”——太平之眼。引进生活潮牌、精品咖啡、异国料理、戏剧演出、文化艺术等新消费品牌,完善喷水池商圈商业供给。
(项目改造后)
(项目改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