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读字丨这个汉字,竟是家庭最大的福报
不知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小时候回到家,推开门先喊一声“妈”,无论妈在与不在!如果在,漂泊的心顿时就会安定下来;如果不在,慌乱的心马上就会产生一种不安,哪怕是父亲就在眼前,还是会情不自禁地问一句:“爸,我妈呢?”
这是我看到甲骨文“安”字(图1)的第一反应。甲骨文的“安”,房子下面一个女人安然跪坐,右下角是一只脚丫的形状,脚趾朝上表示从外面回来的意思(详见“一凡解字”《神奇的小脚丫》)。
图1:甲骨文“安”字
远古时代,母系社会,女子聚居成为部落,靠采集维持生活,共同养育孩子,生活相对稳定。
而男子狩猎,四处游走,漂泊不定,但男子每天都和野兽周旋,并不断总结经验,智商得到提高,慢慢地打到的猎物越来越多,吃不完的就会圈养起来,这样,原始畜牧业产生了,社会结构随之也发生了的变化,人类社会开始由母系向父系过渡,原始农业开始出现后,生活逐渐安定下来,形成了早期相对固定的家庭。
在原始农业社会,由于男女体力上的差别,使得在一个家庭中,男子在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父系社会逐步取代了母系社会,原始群居变成了千家万户。
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类社会最初形成的基因是不变的——那就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主外”指的是男人要负责好家庭的生活资料和安全,“女主内”指的是女人要负责好子女的养育和家庭的稳固,这样,男女搭配,阴阳和合,家庭生活就会稳定发展。
因此,女性的地位至关重要,她不仅要为子女的成长提供避风港,还要为打拼的丈夫提供温馨的家,俗话说“好女旺三代,悍妇毁一族”,强调的就是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到了周代的金文(图2),“女”字旁边的脚丫变成了一个长点,强调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诗经》开篇《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致意思是说,君子娶妻一定要娶“淑女”。《朱子家训》中也说:“娶媳求淑女”。
图2:周代的金文“安”
什么是淑女呢?简单地说就是仪态端庄、品德美好的女子。
古语说:
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
这就是俗话说的“家有好妻即是安”!
《增广贤文》收录了“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这句谚语,说的也是要强化传统家庭伦理中女性“贤德持家”的价值观,强调女性在家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先秦的石鼓文(图3),“安”右下角的一笔还在,到了秦统一之后的小篆(图4),右下角的一笔被简化掉了。
图3:先秦的石鼓文“安”
图4:秦的小篆“安”
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化,女性的地位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到了清代,女性地位降到最低。
时代发展到今天,女性在职场发展与社会参与中实现自身价值,传统“旺家”概念扩展至经济贡献、资源整合等维度,这对女性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当代视角下,传统文化对女性角色的期待,也需要结合平等价值观重新审视。
但无论社会如何变化,一个情绪稳定、善于沟通的母亲,一定是这个家庭最大的福报——安。
《大学》: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许多人都在焦虑、急躁中度过每一天。我们总是想着如何去争取、去抢占先机,却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安”!
“此心安处是吾乡”。安,才是顶级思维的基石。
图5:“安”的字体演化
其实,何止是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群体,甚至再小到一个空间,只要有一位知书达礼的“主理人”,顿时就会产生无限的凝聚力。这就是“安”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