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腔调丨邹明松:我的摄影作品都是“无题”

综合广播 | 2022-07-22 20:55

采访邹明松的这天,贵阳断断续续下起了雨,给闷热的七月带来一丝清凉。90后独立摄影师邹明松穿着一件咖啡纯色T恤,背着相机来到电台直播间。

(邹明松做客《贵州腔调》节目)

夜里,邹明松经常去街上抓拍一些夜行人,拍得最多的就是外卖小哥。他说:我住的那个小区门口是个斜坡,去年夏天一个雨夜,滂沱大雨之下那个水已经像小溪一样超过我的脚踝了,好几个外卖小哥冒着大雨在送外卖,生活都不易。

 (邹明松拍摄的夜行外卖小哥)

有时候,蹲一天就为捕捉一个想要的镜头。邹明松特别喜欢法国摄影师布列松,布列松提出一个概念:决定性瞬间。就是在拍摄的时候,有一个预见性,当它还没有进入画面的时候,已经预想好即将发生的画面,并在那个时间点按下快门,可以最大可能的记录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瞬间。

(图为邹明松拍摄的茅台镇正在酿酒的工人)

邹明松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摄影系, 是贵州师范大学“1家1全家福拍摄团”的成员,这个摄影团成立于2012年,10年间几千公里的跋涉,为山乡村民拍下一个个幸福的瞬间。邹明松说,一张全家福或者一张普普通通的照片,对大山里的有些村民来说,竟是人生第一次。 他们拍照的时候会紧张,不太会对镜头微笑,但都会精心整理一番,很有仪式感。

邹明松经常受邀参与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微公益·聚能量”“声音的力量”系列公益活动,跟随主持人走进贵阳市盲聋哑学校、晴隆六小、紫马小学等地,用相机记录下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

邹明松说,参与这些活动,感觉有时候像是找到自己的影子一样,特别的好。那些小孩儿在讲述他们的愿望和梦想的时候,我在旁边拍着拍着,得赶紧转过去一下,因为那个泪水马上就流出来了,我不能再继续盯着看,那些清澈的眼睛太打动人了。

  (邹明松参加公益活动拍摄的照片)

每次去到苗乡侗寨,邹明松都会用文字和相机记录下那些遇见的人,并在自己的朋友圈记录下来。

照片中的余奶奶,是今年6月的时候在黔东南榕江县高文村拍摄的,每次去到苗乡侗寨,感觉内心特别宁静的,非常治愈。那天,跟着余奶奶进屋,想拍一些照片,一转身佝偻着腰的余奶奶已经把杨梅给我洗好了,特别感动,村里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还是年轻人,都善良且淳朴。

(黔东南榕江县高文村87岁的余奶奶)

最近邹明松和他的老师彭浩正筹备成立一个大展图片社,希望更多有想法的年轻摄影师朋友加入进来,记录、拍摄、交流、碰撞!把多彩贵州和美丽的家乡用摄影的方式更立体的呈现出来。

邹明松说,自己拍摄的照片很少去命名,希望看到的人都能跟随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去为“它们”命名。我不想拍那些特别唯美的东西,可能当下很好看,但是留给未来10年20年30年100年之后,再去翻这些照片,想不到背后的故事,很空洞。

所以,真实的记录,而且是不断的记录,拍摄,但不去打扰。

 (90后摄影师邹明松)

节目导听:

02:05:自然脱落的头发收集起来拍成照片

03:15  大雨滂沱下的外卖小哥

05:30  拍摄的决定性瞬间

08:45  安静的拍摄不要去打扰

10:09  照片是留给未来的人来看的

14:15  治愈的拍摄经历

19:25  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场景最动人

32:14 贵阳现在每周都可以逛摄影展 特别好

38:05  我的摄影作品都是“无题”

40:15  摄影作品里的山乡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