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河畔乡村美 凯路先锋助振兴
国道243线贵州凯里公路管理段项目起于三棵树镇,止于郎德苗寨,途经寨瓦苗寨、养朵苗族村、南花苗寨、季刀苗寨等村镇,并沿巴拉河布设慢行道。在改扩建过程中,由贵州省凯里公路管理局、贵州省凯里公路管理段、云南路景公路文化咨询有限公司组成的项目团队以“巴拉河畔乡村美 凯路先锋助振兴”为主题,围绕“三个四”举措开展文化植入与景观提升,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助力地域文化传承 台石下寨“路在何方”公路文化园系统诠释了公路行业文化及苗族人文风情。助力体育康养产业发展公路上每年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建成南花苗药康养中心。
助力沿线百姓增收致富 利用观景台、驿站等合理规划特色农产品展示交易区。助力沿线农业发展 通过特色宣传栏、景观小品等多种载体宣传推介茶叶、水果等地域特产。
路文融合 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地域特色文化,吸引游客前往沿线村寨探秘精彩绝伦的苗族文化和历史悠久的屯堡文化,如在季刀观景台展示“季刀三百”——季刀苗寨百年粮仓,百年古道、百年古歌。
路体融合 该路曾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线路,也是国家体育总局·黔东南州人民政府每年联合举办“环雷公山跑国际马拉松赛”的必经线路,为体育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路产融合 公路的畅通成为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沿线农家乐、民宿、苗药康养、苗银苗绣工艺品、电商等产业异彩纷呈,为路衍经济发展描绘新画卷,例如在南花观景台展示“南花三苗”——苗银、苗药、苗绣。
路旅融合 以打造“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为契机,依托沿线郎德苗寨、季刀苗寨、南花苗寨、寨瓦苗寨等旅游资源,打造了以三棵树镇商贸为中心,以生态休闲为经济支柱的“梦里水乡”“南花水岸”等多个乡村旅游度假区,丰富了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例如在寨瓦观景台展示“寨瓦三亲”—亲子、亲水、亲民。
凯里公路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发扬“两路”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挺响“锦绣黔途·凯路先锋”党建品牌,以“心路为民”“路在心中”的担当精神,在苗岭大地上打造了一条条“交通+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助力乡村振兴之路,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民众获得感、驾乘人员满意度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