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健康 | 跨越山海 践行医者大爱与担当 首批援所罗门群岛中国医疗队工作纪实
“我想表达对中国医生的敬佩和感激之情”“中国药物了不起!谢谢中国医疗队!”“中国医生用针灸让我摆脱了30多年的病痛折磨,感谢中国医生。”这些话语是受援国所罗门群岛人民的由衷心声,也是对首批援所罗门群岛中国医疗队的真挚褒奖。
365个日夜坚守、一群白衣使者,用仁心仁术打破了国与国的界限,以医者的奉献传递了中国人民的大爱,用实际行动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展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的良好形象,讲好了中国医生的精彩故事!
紧急受命 白衣逆行出征
所罗门群岛,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西南距澳大利亚1600公里,是联合国评估的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缺医少药。
2019年9月21日,我国与所罗门群岛正式建交。2022年3月21日,迎着所罗门群岛第一波德尔塔新冠疫情,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建,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统筹指导,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建制承派的首批援所罗门群岛中国医疗队(简称首批援所中国医疗队)全体6名队员,肩负使命,告别家人和同事,携带必备冷链药品和防疫物资,赶乘包机,逆行出征,赴往所罗门群岛,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工作。
首批援所中国医疗队队长周新发介绍:“首批援所中国医疗队的工作包括为受援医院的病患提供医疗服务、带教培训所方医生、开展巡诊义诊和卫生健康宣教,帮助受援医院主要临床科室与后方医院相关科室建立联系,充分利用后方资源,扩大医疗队服务能力,以及为在所中资机构和华人华侨提供诊疗咨询。”
一年里,医疗队队员们都做了什么,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接纳和喜爱?一年里,又发生了些什么故事,与所国人民结下了患难与共的真情?
全心全力 为患者解除病痛
生活在所罗门群岛瓜达尔卡纳尔岛的19岁青年戴维斯原本是个健康、快乐的青年,但一年前患上的脑型疟疾摧毁了他的生活,令他失去了说话、咀嚼以及控制面部肌肉的能力,被当地医生认为是不可能康复的,直到遇见了中国医生。接诊的雷衍东医生经过详细问诊、号脉和查体后,开始了针灸治疗,在连续10余次治疗后,戴维斯的病情和症状明显好转,成为当地医生和民众眼中的一个奇迹。
此后,雷衍东医生成功治愈了从树上摔落后偏瘫的13岁小女孩詹妮拉、患有30多年头疾的马来塔省妇女Gladys、患面瘫的所罗门大学教师等近十例疑难病症患者,随着就诊患者逐渐增多,医疗队协调院方设立和理顺了针灸门诊,与院方合作开展针灸诊疗,雷衍东医生凭借其高超的技术,有效治疗了不少中风面瘫等功能丧失和腰椎间盘突出、肩颈疼痛等病症病人,让当地医生和民众重新认识了中医针灸,在所罗门中医针灸大受当地群众欢迎。中医针灸被纳入《所罗门群岛2022-2031康复与残疾人发展战略计划》。
所国由于药品短缺、检查能力不足,当地医生对各种疼痛只有止痛药治疗,且经常面临药品短缺问题。为能帮助当地人民解除病痛,在队员们协调和努力推动下,所方出具了长期有效的中方捐赠药品可在所国使用的授权,中药制剂及中药材已具备引入所国条件,为在所国开展中医治疗提供了条件。
作为资深全科专家的穆琼医生,在所国主要承担住院查房、全科门诊和开展前期糖尿病培训、筛查、干预工作。不仅如此,穆琼医生救治患者的故事也在所国广为流传。
当地居民约翰·盖布尔杜勒因左下肢蜂窝组织炎致腿部疼痛两周有余,此前只能通过常规止痛药缓解症状。医疗队全科医生穆琼为他开具了医疗队带来的、获合法使用许可的药物。第二天,盖布尔杜勒就兴奋地向穆琼展示痛感已明显减轻的双腿,并竖起了大拇指:“中国药物了不起!谢谢中国医疗队!”
2022年5月,所卫生部长卡尔维克·托加马纳与中国驻所大使李明举行了血液透析仪交付所国家转诊医院的仪式,所国的第一台血液透析仪到达所罗门群岛。
作为糖尿病、肾病等疾病高发的所罗门群岛,没有肾内科医生和血液透析设备,没有血液透析能力,当地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有病也无处医治。许俊医生是所国第一个肾内科高级专科医生,积极对当地2名医生和2名护士开展血液透析仪操作培训,在省内专家指导下,成功实施了该国历史上首例血液透析治疗,并帮助所国建立起首个肾内科专业小组。所卫生部高层多次表示,拥有血液透析仪和掌握血液透析技术,一直是所方的梦想,“中方捐赠的这台血液透析仪大大缓解了患者治病期间的不适感。”所卫生部长卡尔维克·托加马纳非常感谢中方捐赠所国首台血透仪和选派肾内科专家来所,为当地肾衰竭的病人带来了生的希望。
建立起生活驻地和医院门诊,获得中医执业资格许可等3个基础性法律文件,3次及时实施中国药械物资捐赠,开展住院查房诊疗1800余人次,门诊服务3000余人次,深入偏远外岛和基层社区开展义诊5次共服务当地患者627人,发表医疗科普文章100余篇,获患者感谢信十余封。数字背后,是中国医生们彰显责任担当、展现技术实力、用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的生动故事。
倾囊相授 传递中国医生友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医疗队专家们不仅救死扶伤,还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经验倾囊相授,帮助当地医疗团队提升医疗水平,为当地人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其中穆琼医生开展淋巴结穿刺活检新技术并带教,联系国内专家帮助病理科开展远程读片。许俊医生开展血透新技术和临时血透管置入新技术带教,在实验室利用相差显微镜开展尿液分析新技术带教,培训当地医生使用我省配备给医疗队的负压采血针抽血新技术。雷衍东医生带教康复科技师学习针灸火罐新技术及西医康复新技术,也能让中医针灸技术真正在当地留下来。
医疗队全年共开展院级培训5次,科室级培训11次,长期临床带教4人,带教培训93次,培训当地医生300余人次,为所国培养“带不走的医疗队”。在促进所罗门群岛卫生事业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同时,将两国友谊的种子播撒在所国大地上。所方评价中国医疗队真心实意致力于医疗技术培训,带教所国医生,给所国带来希望。
中国医生在当地己成为一张响亮名片,得到所国人民的高度认可与信任。
接力前行 践行“时代楷模”精神
3月23日,首批援所中国医疗队6名队员圆满完成了援外医疗任务载誉归黔。一年来,在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等前后方各级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和支持下,首批援所中国医疗队团结奋进,勇于进取,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性开展工作,克服种种困难。队员们用实际行动和扎实成绩,弘扬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所卫生部长卡尔维克·托加马纳认为,中国医疗队甘于奉献,展现精湛医术,有力维护了当地民众生命健康,不断深化中所两国人民的友谊,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传承着“大爱无疆”的人文情怀。
2023年1月,首批援所中国医疗队获国家卫生健康委2022年卫生援外工作表现突出集体通报表扬。10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时代楷模”称号。12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第1批援所罗门群岛中国医疗队“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第1批、第2批援所罗门群岛中国医疗队队员、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雷衍东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是我省医疗卫生援助所罗门群岛以来首次获得的国家级荣誉,这些成就的背后,凝结着所有队员的辛勤努力。”队长周新发说。
2023年3月底,第1批和第2批医疗队实现顺利轮换。
“我们看到了所罗门群岛医疗团队的爱心、奉献、坚韧和努力,他们用双手和心灵守护着人民的健康。”在今年10月,所卫生部与我省访所卫生健康代表团举行座谈会,孙发主任感慨地说道。他表示,我委将持续高质量向所罗门群岛派遣中国医疗队,持续加强对中国援所医疗队的指导和支持,进一步推进双方务实交流合作,不断探索、不断发挥各自优势,为实现双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而共同不懈努力。
供稿: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 廉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