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原产地|传播中国白酒文化 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
去年年初,中国白酒的英文名 “Chinese Baijiu” 正式启用,不仅方便了海外消费者对中国白酒的认知和传播,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企业出口。有了响亮的名字,接下来就是走出去,那么,如何讲好中国白酒背后的故事、文化和内涵?中国酒类营销专家、酒类分析师蔡学飞,为我们分析中国白酒走出国门优势在哪里?发展趋势又如何?贵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酒类品牌核心营销操盘手万兴贵,为我们分析贵州酒企要走出去具体要怎么做?
中国酒类营销专家 酒类分析师 蔡学飞
中国酒类营销专家、酒类分析师蔡学飞表示:首先,我们要说的是中国白酒走出国门,应该与中国文化的全球推广紧密相连。同时随着中国的国际商务活动遍布全球,(比如)一带一路,大家所知道的最近几年的国家战略不断发展,中国与外国有着大量的商务社交活动。那么,数量庞大的中国人在国外参与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也形成了一定的消费圈层。必然会带动中国人在当地的消费习惯的转变,这些都为中国酒的出海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再次,就是我们要看到,随着像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中国名酒的国际化发展,中国酒在世界上整体的形象与认知也在得到大幅的改善。比如说,2015年以来,茅台又一直以“文化茅台”为核心内容,相继在香港、德国、意大利等主要的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品牌推介活动。并携手海外的经销商开展了大量的文化推广活动,(比如)博鳌论坛,一带一路商务活动,包括国际时尚旅游小姐等等,覆盖了亚、欧、美、非、大洋洲等绝大多数的国际市场。通过在全球开展一系列的品牌文化宣传交流活动,茅台等中国名酒加速了海外消费群体对于茅台在内的中国酒的认知和了解,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白酒的文化,推动了茅台等中国名酒的国际化。
最后就是中国酒本身特殊的酿造工艺不可复制,中国酒在国际上也是独树一帜。并且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酒的酿造水平与技术不断的进步,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那么在整个过程中,中国酒对国外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积累经验也越来越丰富,那么必然会促进中国酒的国际化发展。我相信,美好的东西一定是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就像法国的葡萄酒、日本的清酒、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最终走向了世界,那么中国传统白酒也正在这条路上不断的进步,整个中国酒正在从规模性扩张向结构性增长转变。
贵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酒类品牌核心营销操盘手 万兴贵
贵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酒类品牌核心营销操盘手万兴贵表示:我认为贵州白酒的品牌化进程和贵州白酒品牌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仍是贵州白酒在未来白酒市场竞争当中保持最高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所在,尤其是以酱香型白酒为核心产区的仁怀酱香白酒。
品牌和品牌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第一要具备一定的产能基础;第二,我认为需要具备一定的储备能力,也就是酱香型白酒的工艺对时间的依赖,至少五年以上的酒要有一定数量的储备,这是保证品质的基本需要。第三,我认为要具备,要建设一支懂市场、懂品牌、懂营销、懂文化的营销队伍。第四,当然需要有一个具有消费可塑价值和市场可塑价值的无形资产,也就是注册商标。我认为,品牌和品牌化的任务对仁怀酱香白酒发挥市场竞争比较有优势的前提下,让贵州白酒走出去应该是最需要而且必备的一个趋势。
中国白酒要“出海”,文化输出是根本,创新方式也很关键。要让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认可中国白30酒,首要的就是认可中国白酒文化。因此,传播中国白酒文化,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各大品牌都应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在“Chinese Baijiu”登上国际舞台的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白酒文化芬芳必将浸润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