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贵州轮胎厂的产品已经出口到了137个国家……
今年上半年,贵州轮胎产销两旺,开工率达到95%以上,销量好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作为传统制造企业,近年来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一系列技术革新,深入实施智能化改造,焕发出新的活力,如今,贵州轮胎正在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的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走进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到处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记者在胎胚转运车间看到,机器人正在有序地进行胎胚转运工作。这些机器人从今年4月份投入使用以来,已经实现“机器换人”“机器助人”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子午胎分公司生产部计划主管 杨正大:通过实施智能制造管控系统以后,日产量从最高的4500(条)升至6000条,综合合格率从90%上升至95%。
目前“贵轮胎胚智能运输系统”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当中,贵州轮胎仍然会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运用大数据、智能化,不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逐步实现无人化运转。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子午胎分公司生产部计划主管 杨正大:下一步,我们的胎胚存放区要建一个很大的立体库。所有的胎胚生产以后,根据硫化区的生产需要进入立体库,用机器人进行转运,这样的话,现场所有的胎胚就能够达到智能化的转运和智能化的生产,以后所有的生产计划都可以在办公室的电脑上实现。
随着OSC智能控制中心、必联网招标采购平台、智能物流、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平台、轮胎芯片等项目的投入,全面提升了公司的智能制造能力、战略经营型管控协同能力和产品智能化能力。
近年来,贵州轮胎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在越南龙江工业园区建设海外基地,让“双基地、全球化”发展战略正式起航。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4亿美元,投资全部完成后,将年产全钢子午线轮胎120万条、非公路用轮胎80万条。随着海外工厂的建立,有效的降低运营成本,化解原材料和产品出口“两头在外”的瓶颈,大幅降低公司物流成本,并缩短供货周期。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党工委书记、董事长 黄舸舸:以前我们主要的市场是在北美,自从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以后,我们工厂也是积极的响应并调整我们的战略,基本上就扩大了非北美市场的开拓,所以说这一两年,特别是2018年、2019年在非北美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增长的幅度也可以说是两位数。
贵州轮胎建厂之初,设计规模仅为生产3万条小型斜交轮胎和部分橡胶制品。经过60多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形成500多万套轮胎的生产能力,产品已经出口到美国、英国、意大利、南非等137个国家和地区。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党工委书记、董事长 黄舸舸:贵州轮胎作为贵阳市在制造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一个排头兵,也希望在历史机遇之下,能够带头做好转型升级的高质量的发展,特别发挥好传统制造业在出口、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优势,进一步为贵阳市、为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